《琵琶行》说课稿【100句简短文案】

一、《琵琶行》说课稿

1、⑴身为仕途阶级的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下层社会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诗人怎样的品格?(敢于冲破封建门第观念,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

2、向学生展示多媒体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这就为学生鉴赏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寻诗眼,明情感(“谁是沦落人”)

4、统编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5、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琵琶行》是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以“感受艺术魅力”为主题组织教材。《琵琶行》中作者通过对琵琶女技术的描绘,以及自己和琵琶女不幸身世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和自己被贬后的愤懑之情。学习本文意在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6、过渡:为什么三次琵琶弹奏后,诗人的反应会有不同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去欣赏这三次琵琶弹奏。

7、说课与讲课要求不同:

8、(3)你能根据音乐节奏的起伏变化将第二次的琵琶演奏大致划分为几个乐章?请分别用词语概括每个乐章的特点。

9、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0、►回复300,领教招考点+导图

11、这堂课教学过程十分流畅,教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始终围绕着“主人忘归客不发”“我闻琵琶已叹息”“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三句话来设计问题,教学脉络简洁清晰。在教学时,教师回归文本,从文本中生发问题,设计不同层级的问题,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整个课堂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只是从旁引导,适时点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有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同时,教师板书工整美观,可见其教学基本功很扎实。

12、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

13、统编新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4、过渡:小序中写到“因为长句,歌以赠之”,是什么让诗人面对一个落魄歌女和泪作诗并慷慨相赠呢?让我们从当时诗人的反应来寻找答案。

15、教学难点:对音乐的鉴赏是教学的难点。

16、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一作: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7、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古今因为音乐编织出佳话。两千多年前,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千多年前,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一曲《琵琶行》,让人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千年乐音《琵琶行》。

18、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9、⑵: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哀叹?到底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20、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从“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代商妇诉说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亦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

二、琵琶行说课稿10分钟

1、①二人都由人生辉煌的高峰跌到落魄失意的低谷。

2、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3、环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4、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唐代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

5、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6、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

7、(白话译文)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8、明确:评价说:“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

9、问题1:诗中写到了琵琶女的几次弹奏?

10、在点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烘托、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体会了主旨句的内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跃然纸上。

11、(2)第二次琵琶曲的曲调是怎样的?请探索交流。

12、教学设计|《岳阳楼记》—语言美、意境美、立意美,仅仅是写作技巧造就的文章之美吗?

13、解读身世遭遇,突破教学重点

14、在此阶段,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写作技巧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我会询问学生:在一千多年前的浔阳江头,一个文人骚客和一个天涯歌女谱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引导学生用富有情感的、优美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以此来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15、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6、琵琶女的弹奏能让“主人忘归客不发”,能令“东船西舫悄无言”,可以说是身怀绝技,却“自古红颜多薄命”。

17、(3)白居易《琵琶行》中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如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特点的句子是这样描述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8、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19、教学重点:对琵琶女琴艺的写作手法的赏析以及作者和琵琶女的情感体会。

2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三、琵琶行说课稿5分钟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3、三次琵琶弹奏后诗人的反应分别是什么?

4、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5、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7、赏琴技,悟琴音(“谁解琵琶声”)

8、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9、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从“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代商妇诉说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亦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

10、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的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白居易的伟大还在于他有一颗平等的心。学生带着感情齐声背诵这一千古名句。

11、课前印发材料介绍“行”的诗体、作者及作品和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字词等基础知识。

12、第四部分写诗人深沉的感慨,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写诗人,为第四段,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

13、简介:《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14、《琵琶行》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15、诱导点拨,领悟主旨

16、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法、圈点勾画等方法分析诗人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并赏析文中对琵琶曲的描写。

17、从“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至“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是第二段,写琵琶女自诉其辛酸的往事和眼下的不幸遭遇。从她的诉说来看,她本是个色艺俱佳的艺人。当其年轻时节,五陵年少,富贵公于争相馈赠缠头之费。那个时候,头戴钿头银篦,歌舞时用手击节,上身相应颤动,首饰或竟堕地而碎;或穿红艳如血之罗裙,日日与少年宴饮笑谑,不觉酒翻而裙污,这些都从未感到过可惜。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过去

18、教招寒假作业包含以下内容

19、教学设计赏析|《纪念刘和珍君》

20、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服一作:伏)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一作:云篦)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四、琵琶行教案优质课公开课

1、⑴提问: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话将这两个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2、过渡:我们经常说“乐由心生,心随乐动”,那么这样起伏变化的曲子是否也折射着琵琶女生活变化的轨迹和波涛涌动的情感呢?

3、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4、通过自主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及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来描写音乐的写作技巧。

5、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这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

6、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7、与此同时我的板书也相应地呈现在黑板上。本节课我将采用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

8、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9、④琵琶女的演奏收到了什么果?

10、明确:“凄凄不似向前声”。

1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这是同情的泪,是伤感的泪,更是心灵呼应的泪.请欣赏诗朗诵《琵琶行》.

12、总结收束,情感升华

13、第二步,解决字词含义。在这里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文中重点字词,并请同学来翻译,如,滑是流利之意。同时对于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等重点的文言字词我会提示学生课下归纳整理到笔记本上,做好积累。

14、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15、学生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诗,初步感受诗意。

16、说课的重点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果;而讲课要求必须有地向学生传达知识。

17、(齐读诗歌第四节,并结合诗前小序内容,与琵琶女的心事对应,理解两人相似的遭遇。

18、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9、相似的遭遇引起了诗人的共鸣,诗人泪洒青衫,不仅是伤琵琶女,也是伤自己。)

20、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五、琵琶行说课稿ppt

1、本文节奏划分如下,诵读时都是在每一句的第四个字后面可稍作停顿。

2、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3、●公开课福利|《故都的秋》课件

4、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实际教学中总是有不尽人意之处。尽管我在设计时明白多读才能体味诗的内涵,但在实际教学时读得还是不够,对学生的朗诵指导不够具体,以致学生感悟不够深。同时,由于本人第一次参加市园丁杯教学竞赛,在教学设计时还是本着求稳的心态,尽管线索明晰,重点突出,但是设计上还是缺少亮眼之处,不能夺人眼球。课件制作得也一般,不够精致。学习的道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5、要求:读准字音,结合课文下注释,理解重要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出字句方面的疑难。

6、《琵琶行》此诗取材于现实,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运用了优美鲜明、有音乐感的语言,描写了萍水相逢的琵琶女的沦落伤感,并由此联想到自己被贬的命运,同病相怜,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慨。一起来学习吧~

7、师生共同解决字句理解方面的问题。

8、►回复领教资历年试题

9、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吊之:“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连少数民族的孩子都能熟唱《琵琶行》,可见其轰动应。今天我们走进他的千古美文《琵琶行》。

10、从琵琶女的演奏中捕捉她的生活轨迹和情感。

11、|2022年教招好课学不停|

12、“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13、琵琶行 主持词: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清脆美妙,白居易的《琵琶行》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弹奏了一千多年。它和它的姊妹篇《长恨歌》一道,成为奉献给千秋万代艺术精品,人道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这是同情的泪,表现了诗人对被压在下层的艺伎的理解和同情。这也是伤感的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灵呼应,使白居易不能不联想起他自己遭贬流落的命运。然而,这首传世绝唱的奇妙在于,作者对自己命运经历的描绘,在诗中却是淡入淡出,只把一怀愁绪倾泄在琵琶曲的美妙和歌女的凄凉身世中。《琵琶行》所以能响彻千年,大概正是这种悲剧美的力量

14、文中沦落人是指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15、明确:两个,琵琶女和诗人

16、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7、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8、②以声传情,声情交融。“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是直接描写,“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侧面烘托,把音乐与演奏者的身世之悲、听者的主观感受结合在一起。

19、问题3:“同是”有哪些内涵?

20、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琵琶行》说课稿【100句简短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