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的古诗(四句)【100句简单文案】

一、关于爱国的诗句古诗4句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2、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6、竟然不肯赞同我,哪能返身回许地。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怀宗国思难弃。竟然没有赞同我,无法渡河归故里。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恋宗国情不已。

7、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唐代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

8、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1、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12、你的格局,决定你的结局

13、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宋王澜的《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4、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15、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16、白话释义: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六经示儿子陆游(宋)六经如日月,万世固常悬。学不趋卑近,人谁非圣贤。马能龙作友,蚋乃瓮为天。我老空追悔,儿无弃壮年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20、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二、关于爱国的古诗(四句)

1、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2、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3、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生际遇,他们写出的诗词也是大不一样。

4、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

5、《春望》(唐)杜甫

6、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7、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8、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9、⑵西湖: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游览胜地。几时休:什么时候停止。

10、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11、稳定的情绪,是好的教养

1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3、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4、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查慎行《三闾祠》

15、《题临安邸》(宋)林升

16、陆游卒于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这首《示儿》诗是他临终前写的,既是他的绝笔,也是他的遗嘱。作为一篇遗嘱,它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要抒发的感慨、要留下的语言,是干头万绪的;就连一代英杰的曹操,在辞世前还不免以分香卖履为嘱。而诗人却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中的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后嘱咐,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在这一点上,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与他相比?

1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三、关于爱国的古诗四句

1、(11)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2、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3、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4、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5、《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7、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8、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当年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觅封侯》

11、《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4、意境深沉:“国破”然而“山河在”,“城春”可是“草木深”;花鸟本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语意的强烈反差,语势的节节逆转,使诗人郁勃而顿挫的忧思情感获得艺术的表现。

15、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6、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姜特立《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8、的女人,从不依附于他人

1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0、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四、古诗关于爱国的古诗四句

1、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编《六亲五法》

2、文天祥画像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4、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5、三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6、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唐代李白的《千里思》

7、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8、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9、《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10、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4)

11、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12、《塞上曲二首·其二》——唐·戴叔伦

13、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1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6、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8、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代于谦的《立春日感怀》

19、今天和大家分享5首关于爱国的诗词,这是中华儿女都应该去了解的。看看哪一首震撼到了你?

2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关于爱国的诗 四句

1、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2、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3、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唐代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6、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7、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8、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9、记住这些符号,草书认识一半

10、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11、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3、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诗歌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4、——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17、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9、——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代杜牧的《泊秦淮》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关于爱国的古诗(四句)【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