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写过哪些诗词精辟120条

巴金写过哪些诗

1、巴金写过哪些有名的作品

(1)、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统计结果,《百年巨匠》累计触达受众共102亿人次。

(2)、1990年举办冰心文学创作七十年展览,赵朴初题签。  

(3)、已开的——凋残了; 花儿静悄悄地过了她的一生。

(4)、2010年,冰心百年诞辰时,举办冰心巴金联展。

(5)、两年之后,找到机会与冰心认真地谈她印象中的巴金。整理之后,寄去请她校订,她提出建议,集中谈巴金。我听取了老人意见,删去一些涉及他人的片段。多年之后,再读这篇聊天记,仍觉得鲜活。 

(6)、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7)、李:他们是不是为《文学季刊》约稿?当时巴金从上海来到北京创办《文学季刊》,和靳以、郑振铎一起住在北海附近的三座门大街一个院子里。

(8)、2003年3月在中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9)、“但其实,巴金先生的翻译跟他的创作量差不多是同等的,从事翻译的时间可能要比他写作更早。1922年,18岁巴金就根据英译本翻译了俄国作家迦尔洵小说《信号》,他堪称多面手,既是伟大的作家,也是重要的翻译家,累计有数百万字译著传世,其中很多已成必读的外国文学经典名译。”陈思和说,巴金毕业于四川成都外国语专科学校,后到法国留学,又通过学世界语接触了很多语种,如日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共计懂十几种语言,这在中国当代作家里是少的。

(10)、一九八九年为己巳年,丁聪先生画一幅巴金肖像,请冰心题词。她写了两幅,一幅刚要撕掉,被我拿下。这段话写得特别好。前去上海为巴金祝寿,她请我带去一个花瓶,为此她写了这样一段话:

(11)、李:你和巴金的这种情况,说明不同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年轻人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途径来寻找母爱这个永恒的主题。是不是能这样说?

(12)、冰:那时我们都在重庆,常常见面。我没钱用,就给《星期评论》写《关于女人》一组文章。我不敢用本名,怕国民d的报刊都要找我写,便用“男士”这个名字。后来写到九篇,刊物停了,出版社也不出了。巴金就说给我吧,给文化生活出版社或者是开明书店出版。

(13)、冰:当然熟悉。五十年代有一次我和巴金、萧珊一起到广东从化,她逼我为她编的刊物写稿,说我不给她写稿她就自杀。我的《一只木屐》就是她逼出来的。她很可爱,也老实,贤惠。对巴金照顾得很好。巴金的身体后来变坏,我看就是与萧珊的死有关。

(14)、巴金(1904年—2005),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中国当代作家。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以及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15)、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16)、冰:中国太乱,好不容易有了人出来治理,我们很高兴。要不是崇拜,我们还不从外国回来呢!我从日本回来,是回到我自己的祖国,我自己的人民,而不是别的什么。谁知回来后遇到那么多事。我看中国还得反封建。

(17)、我看着这一切,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正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我的心颤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机器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大得多。

(18)、看见这些站在机器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19)、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师的拍摄已全部完成,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师的拍摄已于2018年启动,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国学篇、建筑篇、中医篇、戏曲篇、电影篇,计划陆续完成,届时将以“百年·百人·百集”纪录片、“百位大师特展”、“百部图书出版”献礼。

(20)、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总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

2、巴金写过哪些诗词

(1)、《秋》是中国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激流三部曲之这部长篇巨制蜚声海内外,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故事。

(2)、在陈思和看来,这种题材和情感张力在巴金的小说也有所体现,典型的就是巴金写《爱情三部曲》里的周如水跟张若兰,“软弱的周如水跳黄浦江自杀了,巴金透露这是根据朋友的遭遇写的,但我觉得更大一部分是从屠格涅夫著作里演变过来的。”

(3)、然而,写这样一本书,作者揭开的是自己痛苦记忆。他的恋人高德曼曾记述他写作的情景:“每天他不是坐在书桌前面眼睁睁地呆望着空虚,就是狂热地动着笔,仿佛被什么冤鬼驱使着一般。他时时想把他写好的东西毁掉,我必须和他挣扎许久才能够把稿子保存下来……接着又有一些时候他会逃进树林里面去,怕和人间接触,他躲开我,而且特别躲开他自己和那些在他的笔下活起来的鬼魂。我不知费了若干的苦心才找到适当的方法和适当的话语来抚慰他的受迫害的灵魂。”

(4)、这种对屠格涅夫的隔空致敬,还体现在“客厅对话”上。陈思和说,巴金写的小说大多数是男女在客厅里的故事,两人在辩论爱还是恨,或对这个世界怎么看,“屠格涅夫擅长的恰是客厅里的故事,对人的感情互动处理得很细腻,写得动人,这对巴金影响很大。巴金小说里不少场景也是通过对话、通过客厅来阐释的。”

(5)、《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

(6)、冰:记得。我认识他是在一九三三年。那时,我在燕京大学任教,通过靳以认识了巴金。作家中我和郑振铎认识早,在一九一九年福建学生联合会里就认识了他。一次,巴金和靳以到我家来,是来约稿的。从那以后,我和他就开始了联系。

(7)、《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

(8)、《散文诗》是屠格涅夫的文学绝唱,有人说,“他这些散文诗乃是俄罗斯文学中这一困难而独特的体裁的的典范”。这组作品作者初所拟的总题是“一个老年人的手记”,它的写作,初并非为了发表,而是只想读给身边的朋友听一听,在朋友的劝说下,他才拿出去发表,编者征得他同意后,改为现名。写作它们时,作者已经进入暮年,身受病痛折磨;远离故土,心含悲伤情绪,这些都化作忧郁的文字散布在每一篇散文诗中。这是一个人生命的歌唱,虽然它们都是短章,然而,真诚、自然、饱含深情。

(9)、李辉(简称“李”):记得有一年在巴金过生日时,你给他写过一副对联,是借用鲁迅写给瞿秋白的赠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在同时代文人中,能够获得你这样的感慨的人,我想是为数不多的。

(10)、为了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是很长的,天气是很热的。但我并不觉得寂寞。

(11)、《夜未央》的作者廖·抗夫(1881-1913),是波兰并不知名的作家,也是波兰社会d的一分子,25岁时他在柏林用德文写成这部剧。在1907年年底,该剧在巴黎公演,立即轰动,此后两年连演百余场。《夜未央》不仅忠实地写出了俄国虚无主义者的精神面貌,重要的还是写出了感情与义务之斗争,爱与死之角逐,以及为了信仰献出一切的殉道精神。《告青年》原为克鲁泡特金《一个反抗者的话》的第六章。作者克鲁泡特金(1842-1921),是俄国革命家、思想家、地理学家,他是巴金服膺的前贤,巴金曾引用他人的话赞美他是“在人类中是优美的精神,在革命家中有伟大的良心”。《告青年》是作者对于即将踏上社会的青年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告诫和劝说,在书中,他表明:只有万人获得安乐,才有个人的幸福。

(12)、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13)、已开的——凋残了; 花儿静悄悄地过了她的一生。

(14)、《家庭的戏剧》是《往事与随想》的一部分,涉及作者家庭的变故等个人遭际,屠格涅夫生前见过这一部分的原稿,他后来对人说:“这一切全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它像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俄罗斯人中间只有他能够这样写作……”译者巴金称赞:“赫尔岑是出色的文体家。他善于表达他那极其鲜明的爱与憎的感情。他的语言是生动活泼、富于感情、有声有色的。他的文章能够打动人心。”

(15)、《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

(16)、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17)、“有的作家的翻译跟他的创作文字是对抗的,巴金恰恰相反,他的翻译跟创作不是对抗,而是融合的,这有意思。”陈子善印象较深的是巴金译过的《秋天里的春天》,“巴金自己写过《春天里的秋天》,我经常容易搞混。这两本书,一个他自己写,一个是他翻译的,书名就像绕口令一样。”他认为,学界对巴金的认识如果仅限于创作,是远远不够的;不提巴老的翻译,对他的研究就意味着严重缺漏。

(18)、《普宁与巴布林》是屠格涅夫对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回忆。小说中祖母的形象,和她专横、反复无常、不能容忍一点反对意见,跟作者母亲有许多相似之处。男孩和普宁的友谊,以及他们朗诵《罗西阿达》诗的事都是根据真事描写的。普宁就是屠格涅夫母亲的秘书、家奴费尔多·伊凡诺维奇·洛巴诺夫。屠格涅夫后来说,他是“第一个唤起我对于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兴趣的老师”。英国作家爱德华·加尔奈特认为,理想主义者普宁这个人物可以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的绘像相比。巴布林,据作者自己说,也是“照活人摹写的”,这是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中平民知识分子的全新形象;小说中的穆莎也是一位新型的女性。屠格涅夫的晚年创作,既能够把握恢弘的时代巨变,又能写出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创造出很多具有高度历史感和现实感的人物形象,是了解巨变中的俄罗斯的生动教材。

(19)、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第三单元《故乡》

(20)、1987年北京举办巴金创作六十周年展览,冰心为巴金展览题名。我分别请巴金和冰心在上面题跋。

3、巴金写过哪些诗哪些课文

(1)、李:我想一个原因可能是他身体一直不太好,另外更重要的可能是,他经历过“文革”后,心里老想到一些事情,总觉得应该反复强调他所独立思考的问题。我读的时候好像不觉得啰嗦。

(2)、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3)、时间真快,二〇〇五年十月十七日,巴金先生去世,离开我们整整十二年了。这几日,正好在整理冰心谈巴金的聊天记录,谨在十八日推出,供各位朋友阅读。斯人已去,精神长存。他晚年倡导的“说真话”、反思历史、强调独立思考等,依然没有过时。

(4)、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5)、克莱门公寓74号房间∕福劳德·欧尔森(丹麦)

(6)、冰:我把他当做亲兄弟。我们认识快六十年了,从来没有中断过友谊。

(7)、我不是诗人,但是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械的力量,机械工作之灵妙,机械运动之优雅,机械制造之完备。机械是完全的,有力的。只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

(8)、巴金是无d派民主爱国的小说,论文作家,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在五十多年前我就拜读过他的名著“家”,觉新,觉慧,觉民,高老太爷等人物型像在我脑海里难以抹去.“激情三部曲”,家,春,秋,更是典定他在文学史上不可憾动的地位.

(9)、李:我见到过巴金四十年代为你选编的《冰心著作集》,是由他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他还写了一篇后记。

(10)、司前,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江门市新会区西部,南濒潭江,为广东省270个中心镇之一。2019年10月,司前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而在百年前,这里还是新宁铁路途经的站点,是轮船载火车渡江的码头之一。

(11)、巴金也是在远离祖国的时候开始决心翻译屠格涅夫散文诗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些篇章也伴随着他,带给他力量,他说:“1935年我在日本东京想念祖国,感情激动、坐卧不安的时候,我翻译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俄罗斯语言》。他讲‘俄罗斯语言’,我想的是‘中国话’,散文诗的后一句:‘这样的语言不是产生在一个伟大的民族中间,这绝不能叫人相信。’ 我写《火》的时候,常常背诵这首诗,它是我当时‘惟一的依靠和支持’。”他还说:“译者喜欢屠格涅夫的著作,也曾为它们花过一些工夫……”虽然谦称本书是他的“试译”,然而却被视为精品得到几代读者喜爱。

(12)、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第二单元《孔乙己》

(13)、新译文集出版后,周立民寄给了95岁高龄的作家黄永玉,“他女儿不久发条短信说,刚到家就看到爸爸捧着一本书头也不抬地看,就是你寄来的译文集中的《秋天里的春天》。”周立民感慨,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一代作家不少都是现代文学浇灌培养出来的,“但现代主义作品读多了以后,再重温巴金译笔下的古典著作,觉得有一种特别正的声音,这种正的声音带给我们生命境界的开阔和提升是不一样的。”

(14)、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15)、斯托姆(1817-1888)是德国诗人、小说家,1849年发表《茵梦湖》(巴金译作《蜂湖》)之后,更是名声大噪。这部作品,在作者生前即印刷30多版次。作者自认为,它是“德语诗文之明珠”,并希望在他身后,“还将长久地以其诗与青春的魔法抓住老少读者的心灵”。“诗与青春”是作者吟咏的主题,怀念往昔是作品忧郁的情调,这些在本书各篇作品中回旋,让读者读后也千回百转。译者巴金说,“对一些劳瘁的心灵,这清丽的文笔,简单的结构,纯真的感情也许可以给少许安慰吧”。

(16)、1994年在北京举办巴金研讨会,我前去请冰心题签

(17)、《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滴》

(18)、王宏图认为,巴金、茅盾等大家的翻译,尽管从技术角度来说可能不是好的译本,但他们的翻译参与塑造了中国新文学进程。“巴金先生的译著融汇到了汉语当中,甚至成了我们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他的翻译不仅仅是简单介绍推荐外国文学,实际上也是中国新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9)、《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

(20)、此外,司前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各级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力促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引进项目83个,投资额达35亿元,其中五金不锈钢企业有40多家,行业产值年均增长8%。同时,司前镇“十三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9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75倍。全镇17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中逾10家企业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50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4家企业通过省级工程中心认定,另有25家企业成功申报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全镇企业申请专利280件,获授权专利226件。

4、巴金写过什么

(1)、《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

(2)、冰:巴金怕人夸大他,我也是这样。卓如写我的传,知道的东西比我还多,对我的家乡的介绍比我知道的还多。天津广播电台要广播,我不同意,我这个人,说变就变,又不能盖棺论定。

(3)、《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

(4)、南国的风物有一种迷人的力量。一切对于我都显示出一种梦景般的美丽。也许是因为上海那种生活所给我留下的阴影太多了罢。然而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是表面上他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的呵!

(5)、冰:巴金说“文革”可怕。他没有经过反右,其实那时也可怕。我们开始有偶像。

(6)、巴金对自己译作极认真,又诚恳地向读者负责,所以重版一次,即思修改一次,作家中对自己译作屡印屡改者,当推此公为第一名。我酷爱这种态度,又喜欢研究研究他怎么个改法,所以他重印一次,我即再买一本,大掏腰包,此则不能不向老朋友郑重抗议者。

(7)、我经常翻阅她写给我的信、手稿,整理旧时笔记,我又想起每次去看望她、听她闲谈的情景。一个亲切、慈祥的老人,仿佛又微笑着坐在我的面前。

(8)、冰:我就是这个样子。在爱情婚姻方面,朋友中我佩服的就是巴金。除了巴金以外,我的朋友中没人对婚姻看得那么严肃,那么慎重。所以,萧珊死后有人说他要结婚,我就不相信。

(9)、冰:对。巴金出的书每本都送我。他的信我还另外专门用一个蓝盒子装着。可惜“文革”前给我的信抄家时都抄走了。还我的东西时,该还的没有还我,我不要的倒是还给我了。茅盾给我的一幅字,还是他和我打赌输给我的,也没有还给我。

(10)、早就有朋友建议我编一本自己的采访手记之类的书。后来编了一本书,请王世襄先生题签,即为《和老人聊天》,由大象出版社二〇〇三年出版,转眼过去十四年了。

(11)、冰心校订谈巴金,后面建议我只谈巴金,删除梁实秋、徐志摩等人故事

(12)、一九八三年,我第一次走进冰心的家,请她为我当时所在的《北京晚报》副刊开设专栏“伏枥杂记”。自那之后的好几年里,她不时交给我一些新作发表。我很喜欢去和她聊天。现在想来,对于我更重要的是,她作为一个世纪老人,每次聊天,其实是在为我讲述历史:从“五四”时期第一次投稿,到在赴美轮船上和梁实秋等人一起办墙报;从“文革”中年过花甲仍被批斗、打扫马路、干校劳动,到暮年为教育、为知识分子待遇大声疾呼……关于自己,关于友人,她有讲不完的故事。

(13)、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14)、郭沫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第六单元诗两首《天上的街市》《 静夜》

(1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第二单元《阿长与》

(16)、因此,巴金翻译的作品与他的思想情感是相通的,很多时候他是从“信仰”角度选择作品,“巴金有时借译作传达情感和信念,这是他另外一种形式的作品,也是他翻译活动的重要特色。”在周立民看来,那些深深影响过巴金的作品,他必须自己把它译出来,“喜欢的东西要长成自己肌体的肉,到了这样的地步。就像巴老曾说过,喜欢读一些别人不肯读或不愿意读的书,他的翻译也是这样——既有大众熟悉的屠格涅夫、高尔基,也有柏克曼、尤里·巴基、赫尔岑、廖·抗夫等别人不大会特别关注的作家。这是巴金特别的视角,也是今天看来他的译作具有特殊价值的地方。”

(17)、“巴金译作以文集方式集中亮相的,目前主要有四个版本。这些译著影响了一代作家和读者。”《巴金译文集》策划人周立民记得,几年前作家王蒙到上海,请几个老朋友聚会,恰巧巴金先生女儿李小林就坐在他旁边。王蒙聊起少年时代读过一本讲革命d的故事《夜未央》,还回忆了封面是什么样,然后小林老师说这正是我爸爸翻译的。

(18)、高中语文第四册 《祝福》《药》

(19)、到了潭江,火车停下来。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开始慢慢地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20)、恰逢巴金先生诞辰115周年,全新汇编的《巴金译文集》(共十册)上市,由巴金故居策划、草鹭文化与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这套书精选巴金一生翻译的经典译作,包括屠格涅夫《木木》、《普宁与巴布林》、《散文诗》,高尔基《草原故事》、《文学写照》,迦尔洵《红花集》,赫尔岑《家庭的戏剧》等作品。译文集根据巴金生前亲自校订的后版本排印,并以“附录”形式在部分作品正文之后汇集巴金与译文相关的注述,每本书内配有巴金珍藏的原版书影、插图以及作家手稿等,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

5、巴金写过哪几篇文章

(1)、“我和巴金先生的儿子李小棠是一个班级的,当时我问他,你爸爸到底懂多少种语言?他说十五六种。”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透露的这个细节,令在场不少读者露出又惊讶又钦佩的神情。在“用精神的炬火照亮人生的寒夜”——《巴金译文集》新书分享对谈会上,学者陈思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复旦大学教授王宏图、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围谈,分享这位文学巨匠创作之外的翻译生涯。

(2)、1977年至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3)、《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滴》

(4)、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我和三个朋友一路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上大约坐了三个钟头。时间长,天气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5)、天暮了,在这渺渺的河中, 我们的小舟究竟归向何处?

(6)、冰:一个人在感情方面一定得严肃些。好多文艺界的朋友,都是在这一关没有过去,文艺界的诱惑太多了。巴金一辈子很正直,不说假话,用情很专一。我认识的人中,有才、有情、有趣的都有,有的人只是有他自己的爱情,随意挥洒这种东西。巴金就从来没有这样。

(7)、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8)、宣扬大师巨匠推动文化传承企业家奉献“工匠精神”

(9)、《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

(10)、1989年配合展览印制的首日封,冰心题签。

(11)、1989年11月25日,上海举办巴金展览,请冰心题签。首届巴金研讨会在青浦举办

(12)、冰:当然看。你瞧,上海有人刚刚给我寄来巴金的文章,《二十年前》。你看过这篇吗?是谈“文革”的。

(13)、高中语文第一册《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

(14)、《灭亡》,巴金1928年完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3年5月,19岁的巴金跟随哥哥尧林离开四川老家,乘船顺江而下,到达上海。4年后,他又去往法国。走出四川与出国是巴金人生的两大转折。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就是在法国巴黎写成的。

(15)、真正理解她的是萧乾。“可以向冰心大姐学习的很多很多,但我认为应学习的是她那植根于爱的恨。那些满足于现状、维护现状、利用现状自己发旺的人,就生怕有人对现状有所指摘。其实,这样的人心里所爱的,只是他自己:他的地位、权势和既得利益,因而对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那么处之泰然,那么熟视无睹。不能恨的,根本也不能爱。”一九八八年在“冰心文学创作生涯七十年展览”的开幕式上萧乾这样说。

(16)、冰心校订谈巴金,后面建议我只谈巴金,删除梁实秋、徐志摩等人故事

(17)、全套纪念文存按不同体裁编纂,共计29卷。12部长篇,150部中短篇,120篇散文。

(18)、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19)、船上有不少的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船上作工的人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么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器。

(20)、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火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着机械,一面望着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岸边,那时候他们的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1)、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2)、冰:这个问题也不复杂,你心里有主见就不复杂。世界上的问题并不复杂,心里简单就行了。

(3)、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4)、到了潭江火车停住了。车轮没有动,而外面的景物却开始在慢慢地移动。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火轮就在那上面,让小火轮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5)、冰:我看不是。他也不觉得当做一个道德观,他是真诚地这样认为应该这么做。我给你讲一个笑话。我年轻时,父母一起说话,母亲说,我的女儿不嫁给海军,父亲说,我的女儿不嫁给当官的。我自己说,我不嫁给文艺界的人,文艺界的人大都是风流的人。有好人,可以做朋友,但要我嫁给他我可不同意。我有好多别人写的信。我在美国念书时,劝过一个女同学。她拿给我许多男同学写给她的信,我说,给我看可以,但不要给别人看,尤其不要给男同学看。如果这样做,不是抬高了自己,而是反而让人看低了。

(6)、高中语文第二册《为了忘却的记念》

(7)、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8)、《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

(9)、已开的——凋残了; 花儿静悄悄地过了她的一生。

(10)、1989年11月25日,上海举办巴金展览,请冰心题签。首届巴金研讨会在青浦举办

(11)、《草原故事及其他》收录的短篇小说和特写都是高尔基的早期作品,正是这些作品的发表,让人看到高尔基的文学才华,一时间,这位文学新人震惊欧洲。有的文学史家曾经说过:自此至俄国第一次革命这段时间,高尔基与托尔斯泰并列,成为受关注的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传奇人生和他的影响曾经是文坛神话,光环散去之后,重新面对他的文字,我们发现,它们依旧闪耀着光芒。

(12)、《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

(13)、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14)、巴金在少年时代就喜欢斯托姆的小说,学习世界语时曾背诵过世界语译本,外出旅行时常带着斯托姆的书,“有空就拿出来念几段,我还可以背出一些”。在抗战期间,他翻译了这些作品,并表明:“我不会写斯托姆的文章,不过我喜欢他的文笔。”

(15)、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正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我的心颤抖的感情压倒了我。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产物都大得多。

(16)、“我们打算和司前中学一起,以新宁铁路司前段为契机,开展一些教育宣传活动,让司前学子、司前人民了解当年的新宁铁路旧事,弘扬新宁铁路自强不息、爱国爱家的精神。”司前镇文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

(17)、晚年冰心正是因为大胆干预生活的勇气才赢得广大读者的敬仰。当年在发表了她那篇脍炙人口的小小说《万般皆上品——一个副教授的独白》之后,她转给我好几封读者写给她的信。再度翻阅她的小说手稿,回忆刊发这篇小说的曲折过程,不由得更加认识到晚年冰心的真正价值。我想,应该抽时间将它和她写给我的有关信件整理出来,恢复小说的完整性,这样,才是我对冰心老人的好纪念。

(18)、祖籍浙江嘉兴。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门正通顺街。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有影响的作家之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

(19)、尤里·巴基(1891—1967),匈牙利人,是世界语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和主要作家。巴金曾这样介绍他:“匈牙利诗人兼小说家尤利·巴基是世界语文坛上的第作家。他用世界语写成了小说、诗歌、戏剧等8部创作集。他的长篇小说《牺牲者》曾经被译成了13国文字,在各国销行很广……他的《牺牲者》……得到世界语文坛冠冕之作的称誉。他的作品有一种旧俄的悒郁风,但里面却依然闪耀着希望。他颇似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作品是直诉于人们的深心的。在他,所有的人无论表面生活如何惨苦,社会地位如何卑下,恰像一块湿漉漉的抹布,从里面依然放射出光芒来;换言之,即是在悲惨龌龊的外观下面还藏着一个纯洁的灵魂。”

(20)、我下了车把脚踏在那坚实的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在那上面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里说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过火车头的面前到了右边。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巴金写过哪些诗词精辟1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