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死的真相(慈安太后的一生介绍)

1、慈安太后的一生介绍

临终前的清咸丰帝召来慈安皇后说道:“这道秘旨你保留好,如果慈禧不安分,你就将她赐死。”慈安小心得收藏了起来。后来有一日,慈安太后生了点小病,御医开方煎药后没啥效果,这给了慈禧太后大献殷勤的机会,她常常前去问候,又会选一些上好的补品送去,有时还亲自为慈安煎药喂服,这让心性单纯的东太后感动不已。这天一大早,慈安就听外面有人来报,说是长春宫太后来了。说话间,西太后满面春风地进来了,关切地问候慈安的病情,慈安忙说:“承蒙挂念,今日已经好了很多。累承顾视,令我不安啊!”慈禧却答道:“我多跑几趟又有什么要紧,只盼着你早一点好起来,我们还要共同议政呢!”东太后纳闷问道:“今天退朝怎么这么早啊?”西太后说:“今天朝上没什么要紧的事情,我因为心中挂念你,所以早早打发他们回去了。”这时,旁边侍奉的奴才已经伺候好了茶盏,慈禧端起茶杯的时候,露出了用白布缠着的左臂,慈安慌忙询问缘故。在慈安一再的追问之下,慈禧似乎极不情愿地道出了准备已久的答案:“昨天为你煎的参汤里,有我从左臂割下的一片肉。”东太后一听,不禁惊惶地叫出声来,又追问道:“这是为什么啊,何苦要割自己的肉呢?”慈禧却说:“我平时读史书,听闻有刮骨疗亲的典故,我效仿古人的做法,果然蒙上苍怜悯,你的病渐渐好了,也不枉费我的一番心意了。”慈安听她这么一说,顿时愧疚不安,感慨道:“你这样做,让我如何承受得起呢?”说着正要看她的伤情,却被慈禧一再拒绝,说是已经止疼了,并无大碍。东太后感动得泪流满面。想起先帝曾留下朱谕,说慈禧野心不小,如果日后有恃子为蛮、骄横不法的行动,就按祖宗家法处置。而看到慈禧现在的作为,东太后深深觉得先帝的忧虑是多余的。于是慈安将这道朱谕摆在了慈禧的面前,慈禧看过之后,慈安便将其丢入火炉烧毁了,这个举动让慈禧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过了几天,东太后身体痊愈,便开始与西太后一起掌控朝政,但是东太后看见大太监李莲英的势力一天一天地增大,恐他对朝廷不利,便多次提醒慈禧,谁知慈禧每次都是笑而不语。光绪六年冬天,慈禧称病罢朝,由东太后一人来承担朝政,慈禧这种深居简出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次年仲春时分。东太后每次前去探望,询问太医是什么病症,太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慈禧只是说自己腰酸背痛,无精打采。东太后按章程独自处理朝政。到了光绪七年三月初十这天,她召见军机大臣,恭亲王奕、大学士左宗棠等人一同入朝议政。谁知到了午后,内廷有人传出懿旨,说是召中枢府的人火速进去。各亲王大臣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到了朝房以后,才听见太监传出话来,说是东太后驾崩了!这距离恭亲王入朝商议政事仅仅过去了几个时辰,而刚才东太后还好好的,这么一会儿工夫怎么就驾崩了?众大臣惊讶不已,要求到宫中一看究竟。谁知到了钟粹宫,诸大臣看见久未谋面的西太后端坐宫中,神情镇定,气色饱满,完全没有仓皇之态。大臣们行过礼之后分立两旁,都不敢上前质问,只听得西太后不慌不忙地说道:“东太后身体一直还算康健,谁知道遭此变故,真可谓世事无常啊!”诸位大臣都只是随声附和,说一些“可惜可叹”“节哀顺变”之类的台面话,只有恭亲王奕上前奏请:“东太后大行,应照例宣家属进宫瞻视。”西太后却冷言回应:“东太后已经小殓,你们可以进去瞻视。”恭亲王和诸位大臣进入内寝,看到东太后遗容都不禁心中凄怆,流下泪来,一时间寝宫内外哭声一片。有种说法是东太后是被慈禧毒害的,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么东太后为人谦和,与世无争,凡事也都顺从西太后的决断,怎么会让慈禧下此毒手呢?小编认为原因可能还得追溯到安德海事件上。安德海是慈禧最信任的太监,多年来鞍前马后,慈禧甚是关照,很多大事都交由他来办。一次,慈禧派安德海去江南采办丝帛等物,而清朝祖制规定,太监只侍于后宫,不得出宫。如果此次出宫,安德海能够低调完事,倒也没有人敢追究。可是谁曾想,这位安大总管一路上大张旗鼓,吃喝玩乐,逍遥自在,仰仗慈禧的权威,对沿路的官员敲诈勒索,这些地方官吏叫苦不迭,就上报到朝廷。如果慈禧看到了这个奏折,自然会偏向安德海,把这件事情压下来,可也是安德海命中该有此劫,慈禧太后这段时间刚好身体有恙,在宫中休养,不曾上朝。东太后与恭亲王奕商议过过后,给安德海定下了“私自出宫,违背祖制”的罪名,竟然下令将其就地正法。慈禧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气愤不已,但毕竟是她与安德海有错在先,没有追究她的责任已经是给足了她面子,她也不便声张,但这笔账,慈禧早已给慈安和奕记下了。另外,东太后慈安一直不主张重用太监,对慈禧最宠幸的太监李莲英也是挑三拣四,处处不满,并屡次提醒慈禧与李莲英保持距离,不要委以重任,这也让慈禧非常反感。长久以来积郁心中的不满让慈禧忍无可忍,终于除之而后快了。慈安之死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你觉得她是被慈禧毒害的吗?欢迎讨论。#慈安太后简介#

2、慈安太后死的真相

大清慈安太后是否为慈禧太后毒死?东宫慈安太后,生于公元一八三七年,卒于公元一八八一年,满族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是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在咸丰帝尚未登基时,她就已经嫁给了咸丰。咸丰帝驾崩后,她晋升为慈安太后,地位在西宫慈禧之上。一八八一年四月八日,一直健康无疾的她猝死宫中,年仅四十五岁。对于慈恩太后的死因,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其因就是在慈安死后,两宫共同执掌朝政的局面,变成了慈禧独自垂帘听政,因此人们难免将她的死因与慈禧联系在一起了。据野史记载,咸丰皇帝在临终时,曾给慈安秘密留下一道遗诏,要她监督慈禧,并指示到:“若慈禧安分守己则可,否则汝可出此诏,命廷臣传遗命诏除之”咸丰帝死后,慈禧曾经宠爱过一个姓金的戏子。有一次,慈禧生病,慈安到其处探视,却发现慈禧与这个京都戏子,同床而眠。慈安大怒,对慈禧“痛数责之”,并将咸丰留下的遗诏之事说出。慈禧听闻大惊失色,赶紧认错并命人将此戏子除之,这才获得慈安的谅解。打那以后,慈禧就极力讨好慈安。慈安渐渐被慈禧的假面具给蒙蔽,在慈禧面前将密诏焚毁。后来慈安偶然小疾,慈禧派人送去一副药,慈安吃后当晚暴毙。也有学者认为,身体虚弱才是导致慈安太后早逝的原因。在《翁同龢日记》中曾经记载过慈安的两次病史。在慈安二十六岁时,“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圣恭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这次疾病持续了二十四天。按照现在的医学观点,“有类肝厥、不能言语”,应该被视为脑供血不足,属于中风的先兆。另一次是慈安太后三十三岁时,“昨日慈安太后旧疾发作,厥逆半时许。”这里所说的厥逆依然是供血不足的再次发作。由此可见,慈安太后患有脑血管的疾病,而且在她猝死的前段时间,由于慈禧生病,只得慈安独立朝政,不善于管理朝政大臣的她,自然感到身心疲惫。在朝政的压力下,导致她血压升高,诱发脑出血,导致猝死。光绪七年三月初十发布的正式哀告中也证明慈安是正常死亡。报告中写道,初九日辞宫,偶尔违和,当进汤药调治,以为即可就安。不料时日病情陡重,痰壅气塞,已于戌时仙逝。这份报告详细记载了慈安从发病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也就此宣告慈禧谋害慈安的说法并不可信。各位朋友,您认为呢?欢迎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3、慈禧慈安太后

光绪六年,被西北风沙吹了十三年之久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回京述职,由于当时慈禧太后正在病中,因此44岁的慈安太后单独召见了左宗棠。慈安太后清楚自己的政治和军事的见解都十分有限,因此并没有与左宗棠畅谈西北的军政要事,而是从生活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关怀。她先是询问左宗棠吃的好不好,在西北时每天休息的好不好。之后又询问他之前常年征战留下的病痛是否还会发作。慈安太后一连串的“感情牌”让铁骨铮铮的左宗棠内心波澜起伏,最终竟然失去镇定,泪水夺眶而出。慈安太后见左宗棠流泪,马上叫身边的太监将自己的贴身手帕递给左宗棠。随后,慈安太后说,西北日光强烈,你上了年纪,得护着点自己的眼睛。说罢,她让太监取来了一副咸丰皇帝生前佩戴的过的墨镜,赏赐给了左宗棠,以示恩宠,回报他为朝廷收复新疆、剿灭捻乱的功劳。据说这次召见,让左宗棠久久不能忘怀。

4、慈安太后全名叫什么

大家都熟知慈禧太后,但和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被不少人忽视了。慈安太后为人清心寡欲,但大智若愚,她的谋略和影响也不容忽视。慈安16岁成为咸丰帝的妃嫔,入宫4个多月后就荣封皇后,母仪天下。当咸丰帝为躲避英法联军逃到热河时,内心焦虑又觉得愧对列祖列宗。看着快要守不住的江山,一肚子苦水。咸丰帝写了一块匾“且乐道人”,还挂在寝殿里。妃嫔们知道皇帝自虐自嘲,也不敢去抚慰皇帝。只有慈安主动劝谏咸丰帝,还让人把匾摘下来,逐渐让咸丰帝冷静了下来。咸丰帝驾崩前,单独召见了慈安,给她一道密旨,可以处置任何人,特别是日后的慈禧。咸丰帝还给慈安“御赏大印”,咸丰帝早就料到慈禧会仗着儿子,日后可能行不法之事。两个太后垂帘听政,必然会引得部分大臣不满,慈安太后意识到她和慈禧团结的重要性。慈安太后主动请慈禧住在养心殿,她们二人共同抚养年仅6岁的同治皇帝。慈安太后知道自己的做法会分出自己专一的抚养权、还加大和小皇帝培养感情的难度,但她愿意以大局为重。慈安太后像对待亲生儿子般抚养同治皇帝,让小皇帝和慈安的关系,比和亲生母亲慈禧更亲近。慈禧太后渴望权力,乐于处理朝政。慈安太后则性格洒脱,但她为长,也对慈禧太后有所制约。1881年年慈安太后去世,使大清朝的政权彻底由慈禧太后把控。参考资料:《大智若愚的慈安太后》 马军#知识辞海计划##清朝#

5、慈安太后简介图片

这件小玩艺是我收藏的青田石雕,我的感觉是雕的还不错。每隔几天就上点BB油保养一下,很是爱惜。据说慈安太后用的就是青田石印章,因为她是东宫,东宫为大嘛!慈禧就不敢用,因为她是西宫,(民间常说的西太后)用了就是僭越。所以只能用寿山石印章。有喜欢收藏石头的好友可指导斧正下!

6、慈安和慈禧关系

据野史记载那尔苏并非慈禧唯一情人。除那尔苏以外,慈禧还宠幸京剧名角杨月楼。据说有一次慈禧和杨月楼正在鬼混,被东太后慈安撞见,为了保守秘密,慈禧便拿杏酪逼杨月楼吃下,使其中毒而亡。然后她又派婢女给慈安太后送去棕子,令慈安也中毒而亡。另外,她还与饭馆里一个姓史的柜台伙计相好。此人年轻力壮,相貌俊伟,与大太监李连英是老乡。一次李连英带他进宫游玩,被慈禧相中,便把他留在宫中,由此生下了光绪,命其宗叔醇亲王代为扶养。同治皇帝死后,慈禧不立其子而立其弟,就是因为光绪乃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上只是野史或民间传说而已,不足为信。

7、慈禧

光绪七年(1881年)九月十七日,慈安皇太后葬入普祥峪定东陵。慈安皇太后,钮祜禄氏,镶黄旗满洲,广西右江道累进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道光十七年(1837年)七月十二日生 ,比慈禧小2岁。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被封为贞嫔,五月二十五日被封为贞贵妃 ,连升了两级,六月初八日被立为皇后 ,十月十七日举行皇后册立礼 ,时年16岁,比咸丰帝小6岁。咸丰十年八月初八日,随咸丰帝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咸丰帝死后,同治帝即位,被尊为皇太后。回到京师,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一日开始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 ,时年25岁。同治元年四月恭上徽号“慈安”。后因同治帝大婚、亲政,累加徽号“端裕”、“康庆”。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十日,因同治帝病痘,与西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光绪二年七月,加徽号“昭和庄敬”四字。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日戌刻崩于钟粹宫 ,享年45岁。光绪七年九月十七日葬入普祥峪定东陵地宫 。宣统元年四月增谥“诚靖”二字,这二个字在慈安陵的神道碑上没有。她的最终谥号是“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她的谥号比额定的16个字谥号少2个字,简称孝贞显皇后,后世多称之为慈安皇太后或东太后,或称慈安。许多人对慈安皇太后的死有怀疑,认为有可能被慈禧害死,但现在还没有有力的证据,只是怀疑而已。1945年慈安陵被盗,地宫至今尚未清理。#慈安太后简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慈安太后死的真相(慈安太后的一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