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一、教育孩子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育孩子不要有错误不纠正。孩子一旦有错误,要马上批评纠正过来。如果错误发生了很长时间,再进行对他批评纠正,小孩可能已经忘记了,你再批评他,他会觉得好委屈。。

2、教育孩子不要以大欺小。做父母批评时的态度一定要和善,不要出恶言,那会使孩子有被威胁的感觉,从而产生反抗的心理。。

3、教育孩子不要是非不分。做父母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随意批评或打骂孩子。如果做父母都这样,会使孩子难辨是非。不利用孩子的成长。。

4、教育孩子不要当众批评。对孩子进行批评时,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打骂孩子,这样会使孩子丢脸,还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5、教育孩子不要强调错误。批评的重点要对事不对人,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错误,做父母重点是在于如何帮孩子改正错误。。

二、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1、就是因为大家对孩子的过于孽爱,现在很多家的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的,现在还小大了也就有野心了,那是时候你们满足不了怎么办?。

2、孩子应该从小学会自立,熟话说的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小一点苦都不让孩子吃大了只会更懒,更不想干什么了。

3、孩子该心疼的时候心疼,该让吃苦就得让他吃苦绝不能因为你所谓的心疼毁了孩子。

三、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1、就是因为大家对孩子的过于孽爱,现在很多家的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的,现在还小大了也就有野心了,那是时候你们满足不了怎么办?。

四、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孩子的技巧

1、树立榜样、榜样别人的好思想为来影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

2、如同学、、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

3、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4、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5、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

6、家庭是子女生活闹芦带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7、批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液芦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

8、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

9、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

10、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11、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

12、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

13、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

14、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15、表扬奖励、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

16、通过哗悉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

17、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五、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有哪些?

1、树立榜样、榜样别人的好思想为来影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

六、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1、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

2、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

3、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4、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5、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

6、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7、批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

8、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

9、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

10、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11、指导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

12、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

13、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七、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

1、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如下、中国父母亲最关心孩子什么?中国的父母亲大部分关注的是成才而不是成人,他们关注的是当下比较多。

2、但是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关注不够,比如兴趣爱好。

3、其实人的兴趣爱好,是他认识这个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仅仅关注学习成绩,是不利于孩子好奇心、兴趣的养成的。

4、孩子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性格、人格特征,事实上比家长最关注的这些问题要重要得多。

5、学前班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很重要?这次调查结果发现,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里面,上过学前班比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多89%,这个结果颠覆了很多人过去的观念。

6、我们很多父母希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赢在起跑线上,所以要比别人早一点学,比别人多学一点。

7、事实上,儿童是需要童年的,儿童是需要游戏、快乐的,需要自主去发现的,你逼着他学习的东西他不会感兴趣。

8、过早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的情绪,让他还没有进学校就恐惧学习了。

9、择校的意义和效果如何?大家都需要择校,很多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

10、大数据分析发现最优秀的学生里面择校生和非择校生没有什么区别,比例分别是95%和48%。

11、当然并不是说选择好学校对学生发展没有意义,坦率地说因为学校是有文化的,学校之间孩子是相互影响的。

12、孩子之间彼此的影响,比学校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大。

13、关键是为什么有的择校效果不好,对于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孩子,在别的学校他可能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到最好的学校反而让他觉得在那么多学霸面前自己没有希望了,学习成绩会下降。

14、学生上课外班能不能有效提高成绩?中国孩子大概90%都是上课外班的,上课外班以后,孩子的时间、空间就被填满了,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就不够了。

15、这样学习能力就会萎缩,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16、另外课外班相对来说依然是学校生活的延续,依然是课本的延续,课堂的延续,学生没有一个开拓视野的机会。

17、一个孩子没有大量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18、物质刺激是不是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很多家庭用奖金,用各种各样的诱惑鼓励孩子学习。

19、这个调查发现其结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作用更大的是什么?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

20、比如,在父母亲之间教育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他们能够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而是私下里交流、分享、协商。

21、物质刺激远远不如父母对孩子正面的影响。

22、调查父母闲暇时间在干什么?发现最多的是父母在读书看报,父母自己在学习的、读书看报的,他们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是最高的,占了31%,其次是父母也会看电视、玩电脑以及看手机,他们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就少得多,为43%,还有特别喜欢朋友聚会的家长的孩子成绩优秀的只有90%。

23、我相信这些数据在现实生活中差距还大一点,个人感觉差距不像想象那么大。

24、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对学习影响有多大?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所有的事情都给他准备好了,所有活都不让他去干。

25、结果,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可以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只有3。

26、17%。

27、而认为应该做家务的,应该自己管理自己事情的优秀的孩子占了92%。

28、让孩子管理自己事情的能力,最后会帮助他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

29、学习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这个结论对很多父母是有很重要的启示的。

30、父亲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作用?在中国很多家庭,父亲是看不见的,所谓“影子父亲”。

31、父亲在家庭教育当中真正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这次的调查发现,在中国90%的家庭,父亲没有承担起教育的职责。

32、大部分家庭教育孩子的事情是妈妈在承担,而我们知道缺失父亲的教育,对孩子尤其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是有一个明显的局限。

33、性别认同会弱化,容易被母亲过分地呵护,过度地保护,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缺少男子汉的气概。

34、所以家庭教育中缺少父亲的角色会导致各种各样不良的行为。

35、中国的父母了解孩子吗?通过对父母做的调查发现,父母首先知道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其次是孩子喜欢哪位老师,孩子喜欢什么课。

36、父母亲没有走进孩子内心去,不了解孩子到底有什么愿望,不了解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的事,孩子到底崇拜谁?说明我们父母亲没有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没有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状况。

37、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不是有关?凡是父母采取积极的养育方式,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高的。

38、父母养育方式是比较消极的,孩子学习成绩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

39、说明孩子的学习成绩跟父母的养育方式还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

八、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有哪些

1、教育孩子方面会有以下问题和困惑、过分溺爱。

2、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

3、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

4、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5、忽视的培养。

6、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7、心灵施暴。

8、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

9、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物质刺激的诱导。

10、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

11、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道理有时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继出台了所谓“见义勇为奖”等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了在一个法制尚未健全的国度里,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悲哀。

12、在孩子的心灵里,这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道腐败的大幕已经悄悄拉开。

13、体罚。

14、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孩子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里。

15、中国家长们理由万千,什么“不打不成才”、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学生。

九、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是什么?

1、关于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过分宠爱过分宠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

2、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3、揠苗助长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发育情况,强迫他提早学站、学走路、学写字……造成孩子身心严重失衡,导致孩子出现脾气暴躁、焦虑、冷淡、退缩等问题,还可能会出现拒绝学习的问题,也不懂与人和谐相处。

4、过分专制经常以高声规范孩子的举动、限制他的自由、否定他的想法,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慌之中,无法表达自己,只懂唯唯诺诺,并使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5、另外,为了发泄不满,孩子会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

6、当孩子长大,他更可能会对父母存有怀恨的心理,把以往积压的不满,发泄回父母身上。

7、脸孔严厉孩子无法在严肃当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摆出严厉的脸孔,只会令孩子对父母却步。

8、父母应避免用苛刻字眼责备孩子,即使孩子做得不够好,也应温和地给他意见,使他容易接受。

9、许多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却又很吝啬赞美自己的孩子。

10、他们常常摆出一副长者的面孔责备孩子,以为这样才是教育,其实却忽视了赞美所带来的奇妙的教育效果。

11、忽略优点觉得孩子没什么长处,就算有,父母也视之为理所当然。

12、中国人比较谦逊,所以有些父母不习惯在人前称赞孩子,有时还会不经意地批评孩子。

13、其实,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是孩子建立自我形象的依据,如果经常提及他的缺点,孩子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仅影响其自信心,甚至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则会不思进取。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