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凡曹休(曹休的一生)

1、曹休的一生

204年,曹操攻下邺城,喜滋滋地要收纳袁绍的儿媳甄宓。没想到甄宓却被曹丕给抢占了,不久就生下了曹叡。两位大将军曹休、曹真却对此耿耿于怀。曹休和曹真怀疑,甄宓嫁给曹丕之前已有身孕,他们认为曹叡身世不明,反对立曹叡为太子。魏文帝曹丕也迟迟不肯立太子。有一次,曹丕带着曹叡去郊外打猎。看到一只母鹿和两只小鹿,曹丕一箭射死了母鹿,让儿子对付小鹿。但曹叡拿着弓,手却不住地颤抖,怎么也不能把箭射出去。曹丕责问他为什么,曹叡回答:“父皇已经杀了母鹿,儿臣不能再杀幼子。”说完已是泪流满面。曹叡是在暗示,曹丕赐死他母亲甄宓的事情。曹丕久久不语,心中有愧,觉得对不起甄宓,心中的天平也渐渐地倾向了曹叡。226年,曹丕病重,在病榻上宣布传位给曹叡,并要曹休、曹真和司马懿共同辅佐。曹休和曹真虽有不满,却也不敢说什么。曹叡继位的第二年,长子曹冏呱呱落地,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将军曹休和曹真的反对,他们认为应该册立真正的曹家人。这可惹恼了魏明帝曹叡,立储是天子的事情,哪里轮到大臣来干涉?曹叡执意立儿子曹冏为清河王。曹休和曹真明面上不再反对,却在暗暗想法子。没过多久,清河王曹冏莫名其妙地死了。朝堂上,两位大将军曹休曹真带剑上朝,权倾朝野,曹叡也拿两位叔叔没办法。228年,曹休在石亭大战中败给东吴大都督,重伤不治,曹叡少了一个死对头。这一年,曹叡又喜得贵子,立刻封儿子曹穆为繁阳王,并且安排了亲信的宫女严加看护。没想到,繁阳王过完一岁生日后,又莫名其妙地夭折了。凶手是谁,曹叡知道,曹真也知道。曹叡不可能忘了夺子之恨,他与曹真的争斗日益激烈。230年,曹叡下令进攻蜀国。兵分两路,曹真与司马懿各领一路。此次大战,司马懿获利颇丰,而曹真无功而返。返回洛阳,曹真一口气咽不下,不久就病逝了。曹真的儿子曹爽继承了爵位,他继承父志,继续与魏明帝曹叡争斗。过了一年,曹叡又有了一个儿子曹殷。这回,他吸取了教训,不再急着为儿子封王,想等待皇子长大再说。但是,曹爽可不想给皇子长大的机会,不到一岁的曹殷再次夭折。魏明帝痛心不已,追封儿子为安平哀王。从此以后,曹叡再也没有得子了。他拼命地与两位叔叔斗争,结果却是两败俱伤。而司马懿,却趁势崛起,渐渐成为掌握实权的人物。239年,曹叡在郁闷与无奈中,与世长辞,年仅36岁。临终前,曹叡终于妥协,立曹彰的孙子曹芳为继承人,并托孤于曹爽和司马懿。此后,司马家族日益壮大,已经无人可挡。26年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了晋朝。真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曹叡与两位叔叔的明争暗斗,到头来,却是为司马懿做了嫁衣裳。#历史开讲##曹休简介#

2、起凡曹休

公元210年,担任曹魏虎豹骑督的曹纯逝世。曹洪、曹休、曹真等将都来找曹操想总督虎豹骑这支精锐,曹操一一拒绝。众人正疑惑将由谁来接替,曹操却说:“惜哉!你们又有谁能和曹纯相比呢!只能由我亲帅虎豹骑了!”曹纯,字子和,乃是曹魏名将曹仁之弟,也是曹操的从弟。曹仁和曹纯原本家族富裕,在家乡权势不小。但因牵涉宋奇案,包括曹操等人在内的整个曹氏家族都蒙受重大损失。在曹纯14岁那年,父亲曹炽逝世。家中顶梁柱倒塌后,原本复兴家族的重担应当落在比曹纯年长2岁的曹仁身上。但此时的曹仁却是个二流子,丝毫没有身为家中长子的觉悟,整天纠结一群小伙伴骑马打猎、招摇过市,违法乱纪的事情也没少干。相较之下,年幼的曹纯却靠谱得多。因而兄弟俩人索性分家,由曹纯继承家业,打理家族事务,而曹仁则继续在外面浪。曹纯善于生财治家,很快家里便又富裕起来,家中的仆人宾客多达上百人。在家乡闯下了偌大名声的曹纯除了持家有方,亦是亲贤近士,使得许多儒士都来投奔他。更是在18岁,还未到达弱冠时,就被朝廷征召担任黄门侍郎,与担任典军校尉的曹操同朝为官。家族的复兴仿佛就在眼前,却偏偏遇上了汉灵帝驾崩、十常侍之乱、董卓入京等一连串的倒霉事。曹纯只能跟着曹操一起逃出洛阳,来到陈留举兵讨董。刚刚年满20岁的曹纯,弃文从武,由此跟着曹操开启了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而后,曹操组建宿卫亲军,由曹氏宗亲担任将领,从各军的精锐骑兵中百里挑一,并赐名为“虎豹骑”,成为曹魏军中精锐中的精锐。曹操一开始并不知道由谁来统帅此军比较好,经过深思熟虑才选中了从弟曹纯。曹纯也因为体恤士兵、赏罚分明而获得虎豹骑部众的拥戴。虎豹骑在《三国演义》中并未登场,而曹纯也只在周瑜攻南郡之战露脸,并且仅仅只是作为绿叶来衬托兄长曹仁,并没啥出色表现。历史上,虎豹骑主要是宿卫于曹操身边,随着曹操出生入死,颇得重视。但也因为经常需要待在曹操周边,身为天下精锐骑兵的虎豹骑反而少了冲锋陷阵、搏取军功的机会,只在少数关键战役或胜券在握的战役中才投入战斗。曹纯统帅下的虎豹骑在史料上曾三次立下功劳:一是斩杀袁谭。公元205年,虎豹骑跟随曹操孤军深入、千里奔袭袁谭据守的南皮城。曹操在曹纯的建议下穷追猛打,袁谭果然被击败,只能披头散发装作士兵逃走。虎豹骑慧眼如炬,看破袁谭的伪装,纵马来追。且虎豹骑军纪严明,即便袁谭以荣华富贵相诱,亦不为所动,直接将袁谭斩首。二是捕获单于。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行军途中,在白狼山遇见乌桓数万骑兵。曹操毅然下令全军进攻,曹纯的虎豹骑亦冲杀在前,直接撕裂了乌桓骑兵的军阵。乌桓溃不成军,狼狈逃窜,虎豹骑从逃兵中抓住了单于蹋顿。曹军在白狼山之战大获全胜,降者不计其数。曹纯也因此获封高陵亭侯。三是追击刘备。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刘备慌忙逃走。曹操亲率虎豹骑等五千精锐骑兵追击刘备,日行三百里,在长坂坡击败刘备。曹纯的虎豹骑还在此战中,缴获辎重,收降败兵,甚至还俘虏了刘备的两个女儿。之后,曹纯的虎豹骑占据江陵城,在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后,一路护送曹操北返。赤壁战败后,曹操在北方休整,并大肆网罗天下英才。公元210年,在这难得的闲暇时光里,曹纯却不幸病逝,年仅40岁。曹操深感无人可替代曹纯,便由自己来统领虎豹骑这支嫡系部队。@白泽述异,曹纯所统帅的虎豹骑里,还有曹休和曹真两名小将担任将领。曹操对这两个后起之秀视若己出,因而才将他俩丢在虎豹骑里由曹纯打磨培养。曹纯去世后,虎豹骑还在曹操的率领下于渭水大破马超、在曹休的暂时统领下于汉中之战击退吴兰和张飞。此后的虎豹骑则由在外随军征战,改为在内戍卫君王,缺少建功立业的机会,便不再见诸史料。在曹魏一代诸曹夏侯中,曹纯年纪比其他人都小,虽与曹操同辈,却比曹操小了15岁。曹纯与郭嘉同年出生,原本与郭嘉一样,都是曹操打算留给子孙后代使用的人才,可惜双双英年早逝。比曹纯更早死的郭嘉好歹在《三国志》还有单独列传,配享曹魏太庙;曹纯却只能在《三国志》里以附传的形式放在曹仁后面,“曹魏八虎骑”就他没入太庙,当真是可悲可叹。素材内容来自白泽述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曹休简介#

3、曹休之死

公元228年,东吴陆逊大败魏国的曹休。孙权大宴群臣,笑道:“陆大都督,快给大家跳支舞助兴!”陆逊欣然起舞,孙权笑骂:“你这水平不行啊,我来给你示范下!”说着下场与陆逊对舞,其他人起哄:“我们也来!”一时间,酒宴上群魔乱舞,好不热闹。说起三国时期的东吴特产名物,“酒宴醉舞”必定排得上号。历史上的东吴群臣特别喜欢跳舞,尤其是在饮酒之后。史料上明确记载的,有三次跳舞的趣事。一是顾谭独舞不止。顾谭是东吴丞相顾雍的孙子,年纪轻轻便才名俱备。顾谭与诸葛恪(诸葛瑾之子)、张休(张昭之子)、陈表(陈武之子)四人一起被称为“太子四友”,和太子孙登相交甚厚。有次孙权的侄女出嫁,请来了顾雍祖孙三代。婚宴上,一向喜欢宴饮的孙权果然又喝高了,年幼的顾谭也被众人频频劝酒,黄汤一杯又一杯下肚后,便不知所以。他趁着鼓乐未止,在酒席中翩翩起舞,一连跳了三支舞,跳到后面都不知道要停,将整个酒宴的欢闹气氛推到了顶点。而他的爷爷顾雍在一旁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次日,酒醒后的顾谭就被老爷子叫过去臭骂一顿:“你这臭小子,不过是因为我们顾家的名声才被陛下恩宠的,一醉酒就得意忘形。昨天还那样跳舞跳个不停,一点都不知道恭敬谦虚。我们顾家肯定会被你给害死的!”说着,还让顾谭面壁思过一个时辰。后来,顾雍的话不幸言中。顾谭因弟弟顾承之事连坐下狱,孙权想让他道个歉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顾谭死活不认,还说孙权误信谗言,因而被流放交州,两年后便去世了。江东四姓之一的顾家就此没落。二是陆逊与孙权对舞庆功。公元228年,陆逊任东吴大都督,在石亭之战大败魏国的大司马曹休。这可是吴国对战曹魏少有的大胜,所以孙权高兴得不得了。在战后的庆功宴上,孙权又喝大了,就让陆逊为众人跳舞助兴,陆逊不好拂孙权面子,只能在酒席中起舞。孙权还觉得不过瘾,自己下场与陆逊对舞。一时间,君臣两人相对手舞足蹈,群臣也纷纷起哄。孙权跳得尽兴了,还解下身上的白鼯子裘、珍贵裙帽、金环腰带赠予陆逊这个让他扬眉吐气的大功臣,基本将随身的值钱好东西都给了陆逊。之后,孙权还觉得不够,又将自己的车盖、大船、七彩缯帛等一应帝王之物一股脑地赏赐给陆逊,让陆逊一时间风光无两。只是,此时与孙权君臣相宜的陆逊肯定想不到20多年后,自己竟会与孙权闹掰,忿恨而亡吧。三是甘宁、凌统和吕蒙三人鸿门群舞。甘宁和凌统两人均是东吴的折冲猛将,经常担任敢死先锋,为东吴斩将夺旗。但甘宁在刘表手下时曾经亲手射杀了凌统的父亲凌操,由此两人结下不解之仇。甘宁来到东吴后,也尽量避着一心要报父仇的凌统。只是有次在吕蒙置办的酒宴上,两人偶然相遇。趁着酒醉,凌统起身舞刀,就想在宴席上结果了甘宁。甘宁看出凌统的大刀频频指向自己,浓浓杀意藏都藏不住,便也拿起双戟,下场与之对舞。两人的刀戟越舞越快,兵器相碰的声音越来越大,众将瞬间都清醒过来。作为主人的吕蒙拿这两个问题儿童没辙,只好左手持盾,右手持刀,只身加入战团。原本的双人舞立时变为三人群舞,凌统舞一刀为的是复仇,甘宁舞一戟为的是自保,吕蒙舞一盾为的是劝架。一场欢乐的酒宴瞬时变成一场鸿门宴,还好吕蒙硬生生将这水火不容的两人分开,避免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局面。素材内容来自白泽述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曹休曹真

2009年4月的一天,河南考古人员在对位于孟津县连霍高速公路南侧一座古墓进行发掘的时候,竟意外出土曹休印章,并且人头骨还保存完好,就连牙齿都尚存。至此作为曹操族子,同时也是曹操眼中的“千里驹”,官至三国魏大司马的曹休,自从228年11月去世后,时隔千年其墓葬因高速公路施工被发现,终于能向世人展现这位三国名将的传奇一生。从发掘简报可知,曹休墓墓室由墓道,甬道,耳室,前室,后室和南北侧室组成,在地下深10.5米,相当于七室一厅,可以说在当时属于最高规格丧葬待遇。不过早在考古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以前,曹休墓就被盗墓贼洗劫一空,甚至墓室地砖都被搬空。由于在墓室里还发现了唐宋时期的盗洞,经过考古人员的推测,至少从唐朝开始,曹休墓就成为盗墓贼的洗劫目标。好在考古人员不断地对曹休墓墓室进行清理,从中仍出土了少量有价值文物,这就包括文章一开头提到的曹休印章。该印章为铜质篆文阴刻而成,直接揭示了墓主人曹休的真实身份。至于曹休墓墓室里的人骨残骸,除了完整的头盖骨外,还有零散的额骨,胫骨,腿骨,颌骨和脚趾骨。最终经过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鉴定,结论为这些人骨隶属于一男一女,其中男性死亡年龄在60岁上下,女性死亡年龄在40岁出头。因此可以证明,曹休和夫人是死后合葬。此外曹休出生年份《三国志》没有记载,而人骨鉴定结果将曹休出生年份定在168年上下,可以说是填补了《三国志》史料的空白。而在曹休墓墓室北侧室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几处棺椁痕迹,说明整个墓室至少埋葬了3至4人。根据《三国志》记载,曹休有两个儿子,长子曹肇继承了父亲长平侯爵位,在魏明帝曹叡病逝前一度被列入辅政大臣名单,但由于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的反对,最后关键时刻曹叡改为让曹爽和司马懿辅政,曹肇则退居府邸养老。第二子曹纂被封为列侯,享受食邑三百户的待遇。如此看来,曹肇与曹纂死后同父母合葬是完全有可能的。从血脉关系来看,曹操曾祖父曹节和曹休曾祖父曹甲是亲兄弟,而曹休祖父曹鼎是曹操父亲曹嵩的堂兄弟,曹操又比曹休大一辈,因此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休十几岁时就丧父,独自一人带着老母去投奔曹操,鉴于曹休能征善战,曹操夸赞曹休是曹家的千里驹,将精锐部队虎豹骑的兵权交给曹休。无独有偶,曹休墓墓室就出土了一个刻有“豹骑都督印”字样的印盒,而曹休率领的虎豹骑,也堪称刘备,张飞,马超和孙权的克星。另据《三国志》记载,其中在207年,虎豹骑于长坂坡追上刘备,俘虏刘备两个女儿和军师徐庶的母亲,并获取大量辎重,为此徐庶只得辞别刘备。直到罗贯中在编写《三国演义》时,为了美化徐庶,才将其母亲被俘的情节时间段提前,还虚构了程昱智赚徐庶母亲的段落。刘备曹操汉中决战期间,通往凉州和关中的要塞下辩,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成县由益州名将吴兰守卫。刘备为了守住下辩,派张飞和马超前去支援。张飞下令将部队驻扎在下辩固山一带,设置疑兵,对外放话要切断曹军后路。但这一计谋被曹休看穿,在张飞主力尚未集结的时候,曹休就击败了吴兰。面对这一战果,张飞与马超只能退兵,下辩被曹休占领。当曹丕于222年亲征孙权时,三路大军有两路惨败,唯有曹休率领的那路大军,先在长江北岸大败东吴吕范船队,斩杀吴军数千,后在镇江令部将臧霸率领万余人乘轻船五百追击吴军,取得大捷。226年曹休又在皖城,即今天的安徽潜山大败江东名将审德,将其斩杀,并收降了吴将韩综和翟丹。至此曹休走上人生巅峰,成为魏国大司马,掌管全国军政大权。正因为如此,曹休墓墓室结构不仅占地面积直逼曹操高陵地宫,而且还出现了照壁,这连曹操高陵都没有。所以曹休是魏国初期的顶梁柱,死后被超规格安葬也不难理解了。没想到的是,就在228年,东吴大都督陆逊于石亭,即今天的安徽潜山东北一带大破曹休主力,斩杀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战车万辆,军资器械则无数。曹休被气得一病不起,背疽发作,于同年含恨离世。曹休之死也一度成为三国历史一大转折点,毕竟当石亭大捷曹休病逝后,魏国出现无人的尴尬局面,这也促成了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战役的良机。而曹休如果能多活二十年,长子曹肇能够辅政,司马懿也不会有篡权的机会。至于这背后的真相,只能期待曹休墓对外开放后能身临其境展开一番探秘。

5、曹休年龄

曹操及曹氏功臣关系网:祖上:曹参……曾祖辈:曹节(曹萌)祖父辈:曹伯兴、曹仲兴、曹叔兴(曹褒)、曹季兴(曹腾)父辈:曹嵩、曹鼎、曹炽曹一代:曹操、曹仁、曹洪、曹纯;曹二代:曹丕、曹植、曹彰、曹真、曹休;曹三代:曹睿、曹爽。世系:曹操世系:曹节——曹腾——曹嵩——曹操——曹丕、曹昂、曹植、曹彰——曹睿;曹仁世系:曹节——曹褒——曹炽——曹仁、曹纯;曹洪世系:曹鼎(伯父)、曹某(父)——曹洪;曹真世系:秦邵(父)、曹操(养父)——曹真——曹爽;曹休世系:曹鼎——曹某——曹休。具体参见问答:网页链接曹操,曹仁,曹休,曹真,曹爽,曹彰是什么关系?谁是曹操心腹? - 今日头条

6、曹休简历

#历史知识问答第五期# @浅谈青史公元228年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和孙权开始互飙演技,显示孙权怀疑周鲂造反,在是周鲂申辩,孙权不信,甚至派内侍官跑到周鲂的府邸骂街,有处死周鲂的意思。于是周鲂向曹休求救。曹休于是率领骑兵、步兵共计十万往皖县去接应周鲂。魏明帝另外派遣、满宠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司马懿领兵进攻江陵。保证曹休的安全。当时琅邪太守孙礼随军,劝谏曹休不可孤军深入,但此曹休立功心切,没有听从。遂进至石亭,在那里遭遇到陆逊、朱桓、全琮共约九万人的突然袭击,曹休没有防备,初一交战不利后便慌忙退兵。本来曹休兵力占据优势,后面又有司马懿、贾逵、满宠的援军。只要等待四路人马聚集在发动进攻,不擅长陆战的吴军必败。但大司马这个职位就好像被诅咒了。当夜曹休军中触发的极难触发的条件,可谓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事件。“营啸”俗称“炸营”。当夜曹休军中大乱,东吴主将陆逊命 朱桓、朱然和自己率军三路追杀曹休,曹休大败。军械、粮草甚至连大司马的仪仗都损失殆尽。要不是贾逵提前做好了准备,在夹石多多树立旌旗,以做疑兵,并及时赶来救援,曹休估计就地就领了盒饭了。吴军退后,贾逵把自己军中的粮草供应给曹休,但是曹休不但不感激贾逵,还让贾逵去给自己把自己大司马的仪仗捡回来。贾逵怒怼曹休,我是朝廷的豫州牧,不是给大司马捡仪仗的。于是曹休还弹劾贾逵,但曹叡毕竟是魏明帝,知道这里的缘由,于是和起了稀泥。最后俩人谁也没被处理。但不久曹休和贾逵双双病逝。开启了第二段大司马的诅咒。前两位被诅咒的大司马都没活过一年,那么第三位大司马呢?下期接着谈。

7、曹休简介资料

2009年考古人员在连霍高速洛阳服务区附近发现了曹休的墓葬,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考古人员向下挖了10米,结果墓室内空空如也,诺大的一座墓室,里面的随葬品却寥寥无几。虽然曹魏时期大力提倡薄葬,但曹休墓还是遭到了盗墓贼的大肆盗掘。这一年的四月,在连霍高速洛阳段的修建过程中,相关文物部门率先行动起来。洛阳,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东汉王朝的首都,曹魏建立之后,也以该地为都城。因此,这一地区有许多帝王将相的陵墓,内中藏有大量文物。自然,这里也成了一些盗墓贼的“天堂”。洛阳地区一度出现了十墓九空的情景,因此,大家加强戒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专家在一个名叫宋庄乡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墓葬。就在这所墓葬附近,考古学家曾发现过东汉时期的帝陵,说明这一带是帝王将相的安身之所。消息传开之后,人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墓主人是谁。很快,专家们根据相关史料,给出了一个大概的判断。这是一座汉魏时期的墓葬,墓下设有槽沟,属于当时流行的薄葬墓。随后,专家又对墓所的墓道进行了勘测。最后,大家得出一致的结论,这所墓葬更准确的时期应该是曹魏年间。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记得,曹操在临终前设下七十二座疑冢,目的是让后人不知他究竟葬于何处,避免盗墓事件的发生。然而,在2009年,这位枭雄的安葬之所还是被发现了。此次发现的墓葬,与曹操墓有相似之处。专家们认为,这有可能是曹氏宗族的墓地。与此同时,大家发现了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墓室之内,有许多人骨,难道这是盗墓贼留下的吗?联想到之前东汉墓所的惨状,众人的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好在这一次的发掘,没有让他们失望:一颗2厘米大小的铜印,映入了大家的眼帘。上面清晰地刻着两个大字:“曹休”。铜印一出,墓主人身份之谜随即解开。曹休是曹操的族子(同族兄弟之子),在“曹二代”里面表现非常出色。著名史家陈寿所撰《三国志》中,对曹休的事迹有明文记载。曹操对曹休非常喜欢,待之如同己出。在“曹刘孙”这三个人之中,曹操的爱好很可能是最特别的一个,他喜欢收养别人的儿子。除了曹休之外,名士何晏也深得曹操器重,甚至引起了曹丕的嫉妒。比起何晏,身为同族的曹休,无疑更得曹氏父子的器重。曹操曾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马”(此吾家千里驹也!)中国古人有将人才比喻为马的习惯,例如著名的那句话:“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将曹休比喻成“千里马”足见曹操对曹休的器重。他将曹休安排到了虎豹骑之中,让曹休在这支天下闻名的部队中历练。曹休没有让曹操失望。与刘备交战的时候,他识破了刘备的计谋,击退了张飞的进攻,曹丕称帝之后,曹休又接替大将军夏侯惇,成为曹魏帝国东线战场的总指挥。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是东吴。在历次战争中,曹休占据上风。因此,魏国朝廷论功行赏,将曹休封为大司马。然而,或许是年龄太大的原因,曹休在人生中最后的几年,显得十分急躁。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曹休率部孤军深入,遭到东吴众将的围困。这一场石亭之战,让曹休深受刺激。如果不是贾逵率部来救,曹休甚至有可能被东吴俘获。按照道理来说,曹休应该对贾逵充满感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感觉丢了面子的曹休,对贾逵的态度十分冷淡。他甚至公开声称,如果贾逵来得再晚一些,自己就要为国捐躯了,还有什么功劳可言?贾逵也是曹魏帝国的老臣,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埋怨?二人来到魏明帝曹睿面前,一定要争论出一个是非曲直。当时,曹睿刚刚登基不久,这两位“大佬”他都不想得罪,于是,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让他们退下去了。曹休越想越气,不久之后,竟然一命呜呼。由此看来,这位曹家千里马的心胸气度似乎不太好,更让人唏嘘的是,在他去世之后,葬身之地也被盗墓贼洗劫,如果不是幸存下来的铜印,只怕连身份都难以确认。参考资料:《三国志》

8、曹休历史上的评价

2009年考古人员在连霍高速洛阳服务区附近发现了曹休的墓葬,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考古人员向下挖了10米,结果墓室内空空如也,诺大的一座墓室,里面的随葬品却寥寥无几。虽然曹魏时期大力提倡薄葬,但曹休墓还是遭到了盗墓贼的大肆盗掘。考古人员在其墓室和甬道上方一共发现了6个盗洞,时间跨越唐宋至近现代,墓室内的随葬品亦被扫荡一空,甚至于连重达50多斤的地砖都被盗墓贼给挖走了,而曹休的遗骨也因盗墓贼的盗扰散落四处。其实,按理说被盗掘如此严重的墓葬本来很难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考古人员在费尽心力发掘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除了清理出一些为数不多的陶器,小件的铜器、铁器、金银器外,就只剩下这个空荡的墓室。一开始,考古人员大失所望,既没有发掘出大量精美的文物,也没有找到证实墓主人身份的信息,只知道这个墓的大致时间应该是东汉时期的,毕竟它的位置就在东汉帝陵陵园内。不过在对墓室砖墙进行一番研究后,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端倪,这些砖块有古怪!经过考古人员考究发现,该墓室的墓砖有条形砖和楔形砖,在一些楔形砖上考古人员发现了用朱砂书写的“左”、“右”、“第一”、“第二”、“第三”等文字,并且依次按照顺序摆放。同时,考古人员还在某些其他砖块上面发现了王、梁等各种各样的人的姓氏,考古人员分析这很可能是锻造这些砖块的工匠的姓氏,这些写着文字的砖块是特别为墓主人预制的。但是在有些砖块上却出现了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文字,比如急、就、奇、觚、与,考古人员是左思右想也琢磨不出来这些字有什么含义。后来,考古人员到古籍中查阅,才知道,原来这是西汉时期的一本启蒙读物《急就篇》的开篇“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的前五个字。《急就篇》是专门教小孩子识字的读物,那为什么会出现在墓室的墓砖上呢?考古人员分析这很可能也是工匠用来编号的,因为这本书通篇很少出现相同的字,因此被工匠用来给墓砖编号。除了墓砖上那些奇奇怪怪的文字外,考古人员再也没有发现其他写有文字的东西。考古人员虽然很是失望,但还是没有放弃一点希望,当他们再一次对墓土进行细致的筛选之时,总算有了惊人的发现。在墓土中,考古人员筛选出一枚十分小巧的印章,这是一枚边长约2.0cm的正方铜印,上面已经是锈迹斑斑,上面字体难以辨认。通过除锈,考古人员辨认出其中一个字为“休”,而另外一个却不好辨认。于是,这枚印章被送到洛阳,经过专家辨认,确定另一个字为“曹”,该印章乃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休之印,从而考古人员明确该墓葬就是曹休墓。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起凡曹休(曹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