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居士简历(醍醐居士)

1、醍醐居士

成语“醍醐灌顶”意思都明白,但这“醍醐”是什么东西?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讲到这样一个成句,“醍醐灌顶”,用来形容一下子全明白的感觉。这个成语很多人应该都用过,但是,你知道“醍醐”是什么吗?知道的朋友可以把答案写在评论区,不知道的点点关注,我们接着往下说。咱们先来看这两个字怎么写,虽然很生僻,但是都有一个酉字旁。在甲骨文里,“酉”字的字形寓意酒坛子。一般来说,有酉字旁,多半和酒、酒坛有关。“醍醐”两个字都是酉字旁,可以确定也和酒有关系。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书中,是先有了 “醍”,后面才出现“醐”。“醍”指的是古代一种红酒。《周礼·酒正》记录了古代的五种酒。 “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沈齐。”这里面说的醍齐,指的就是红酒。这“醐”呢,就比较特殊了,直到南北朝的古书里,才有了这个字的记录,说的是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魏书·西域列传》里就记载,西域有个悦般国,他们经常会在头发上涂上醐用来定型,两个字加在一起指精炼出来的油。在古代啊,提炼油是个非常繁琐的工序,因此,醍醐有了另外一层含义,这个含义呢,跟佛教关系非常密切。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唐代,是佛教在中国迅猛壮大的时代,很多佛经传入中国需要翻译。其中梵文里有个词叫“mandala”,它的意思在佛教里引申为本质、精髓、佛性。唐朝有个僧人,想给“mandala”这种需要长时间挖掘领会的东西用一个词汇来表达,因此想到了醍醐。从醍醐的制作工艺来说,它和领悟佛性一样,都需要花很长时间。所以,才会有《维摩诘经讲经文》里:“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建立在佛教含义上的“醍醐灌顶”,随着岁月漫长流逝,慢慢演变为真谛一下子降临脑袋,突然顿悟的意思。这就是“醍醐”的含义,你猜对了吗?不清楚“醍醐”是什么东西的朋友们,听完以上内容有没有“醍醐灌顶”呢?

2、醍醐居士简历

论道思忖生死回顾过往初识道德略通医术广结善缘神天有应春夏往还秋冬来复节气变换数理成章守岁五五童心未泯须发油黑身轻体健逍遥昼夜黑白合心意静神清甘霖时吞醍醐日饮閒閒终日内景无为外境如镜道末真玄癸卯孟夏

3、醍醐道人怎么出名的

什么是醍醐?听一位出家的大师说,醍醐是自然界中的物质,主要是来自动物类的分泌物,人类吸入后对身体大好,是一种天然提高免疫力的好东东

4、醍醐居士是何人

幸亏有你这个明白人,不然我们退休上亿人都没研究明白政策,获利了还以为自己吃亏了。我们决定把你的像“供起来”,以表达对我们广大退休人员的“醍醐”。#醍醐居士简介#

5、醍醐居士讲解金刚经

论道真真假假难分清假假真真莫执形自真自神无须求外寻外应鬼附身澄心静意隐道家甘露醍醐做生涯朝暮不离宅舍内清风明月也休假无为真境界合眼向内参重楼过泥丸沧海又桑田鲲鹏图南冥纵横意自然虚空遇老庄閒閒笑瞿曇祝真玄/文

6、醍醐居士讲解法华经

微言些许醍醐醒,妙手三拈自在景;玄幻廓清拨云日,通晓五经六祖领。​——瑛琦寄语读经晓进正此时​2023.1.20于青岛(第2275首)

7、醍醐居士个人简介

不一样的苏东坡苏轼,生于巴蜀之地——眉州眉山,自幼聪颖,天赋异禀,又得到了良好的书香熏陶。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吃货苏东坡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谪至黄州任团练副使。他带着家人在黄州东门土坡上开垦荒地,种菜做菜吃菜,“东坡居士”由此而来。“自笑平生为口忙”,开启了东坡的吃货人生。摸鱼,做鱼,做饼,采野菜,能看见的食材,苏轼一样都没有放过,后世闻名的“东坡肉”也是在这个时期烹饪出来的,为此他还写了诗《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的自家君莫管。这就是一篇吃货的吃猪肉指南,彼时宋人喜食羊肉,不好猪肉,东坡开创性的引入猪肉。不止有肉香浓郁的东坡肉,还有软烂的东坡肘子,弹滑爽口的东坡豆腐,汤鲜肉嫩的东坡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有肉无酒,少了欢趣。东坡在自家院子里偷偷酿了两坛酒,据说这两坛酒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但苏轼还是乐此不疲,把酿酒的环节、工序,写了出来:“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屏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东坡随后还写了《东坡酒经》,成为北宋的酿酒指南。宋神宗驾崩,司马光旧d掌权,苏轼重新被启用,一路官至三品。他看不惯旧d打压王安石的新d,新d不容于他,旧d排挤于他,万般无奈之下,苏轼自请外调,出任惠州太守。惠州,羊肉价格很贵,且一天只卖一头羊,苏东坡买不到羊肉,便打起了羊脊骨的主意,将羊脊骨高汤焖煮,再浇上美酒,撒上盐,最后用火烤,烤得羊脊骨滋滋冒油……他写给弟弟苏辙的家书《与子由书》中,分享了自己新发明的美食:烤羊脊骨,“得微肉于牙綮间,如食蟹螯逸。”在惠州,苏东坡还遇到了愿意为之终老于此的美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患上了痔疮,自创了茯苓疗法,“茯苓去皮,捣罗入少白蜜,杂胡麻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已多日,气力不衰,而痔渐退”,既治了痔疮,又能享受美食。被贬惠州的第三年,宋哲宗执政,新d抬头,进一步打压太后一d,时年62岁的苏轼被贬至儋州,也就是如今的海南岛,这在当时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刑法。海南岛荒芜瘴疠,粮食短缺。作为吃货,苏东坡没有放过这里的任何野生动物,尤其是生蚝,他发明了最齐全的生蚝吃法——炭烤,清蒸,蒜蓉,他写给三儿子的书信中说: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苏东坡的中晚年一直奔波在被贬的路上,虽然颠沛流离,却能永远保持随遇而安的心境,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为官场险恶劳心劳命,不如静下心来品尝各方美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醍醐居士简历(醍醐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