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侄女的说说【100句简单文案】

一、姑和侄女的合影说说

1、我家小侄子出生了,又多了一位新成员,早安,小家伙儿。

2、△战友的合照(林恒不在其中),3月14日上午,成都防空司令部接获日军飞机来袭的警报后,令刚从苏联接收回来不久的31架伊153型新式飞机升空作战,整个战斗过程持续将近三十分钟,后13架飞机全毁,8架受伤,中国空军第五大队大队长、归国华侨黄新瑞、副大队长岑泽鎏、中队长周灵虚、以及江东胜、林恒、任贤、袁芳柄、陈鹏扬8人牺牲。

3、她设计的越战纪念碑,在将近1500份设计稿中脱颖而出,后来成为了美国的“哭墙”。

4、祝小侄女,我在闹,你在笑,这就是幸福。

5、因此林家除了男孩,女孩也都很有学识。

6、▲林璎的姑姑——林徽因

7、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姑父李开第合影。通信中,张爱玲和姑姑都昵称李开第为KD。

8、估计,他们在我们那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要谈论的是理想人生、世道不平、历史哲学、诗啦文啦、书啦画啦,然后可以肆意宣泄,然后酬唱不已,然后相邀在彼此的破屋茅舍聚谈或在邻近数县的山野间游历,可以算得上啸聚山林;然后各人纷纷把自己的作品藏在墙缝、瓦罐、地下——那些在当时足以与各人脑袋价值等值的字纸。

9、老大抽,老四赌,再看李家老在外面有了女人,不顾家,家里一堆孩子饿着肚子哭喊,二嫂打发孩子上门去问那女人要钱,人家连推带骂,还只“赏”给一点点。汾阳县的名门望族,眼看着一天天破败下去,不可收拾!

10、“谢谢你们,幸好有你们,我才能顺利到达考场。”考生感激地说。

11、何雪媛除了林徽因之外还育有一子一女,不幸都幼年夭折,我们不知道林徽因的同母弟弟叫什么,她的妹妹叫“麟趾”,留下了两张照片:

12、华坞村业余五音剧团部分演职人员合影

13、我的故事里一定有你的影子

14、姑父每到一处他也许都在打听一些会诗能文的志同道合者,艰难世事也许从来没有压灭过他心灵深处高蹈张扬的理想之火,山高皇帝远的世外桃源,是那理想之火种得以休养生息的佳处所。

15、▲一个不卑不亢却又顽强倔强的女子

16、▲颁奖现场上林璎与奥巴马握手

17、妯娌弟弟的儿子伟伟今年高从高二起家人给他在学校附近租房,妈妈每天上午十点半回家烧饭,他在中午12点到家时准时吃到饭,他总共只有半小时吃饭时间。伟伟学校每天早晨六点开始早读,晚十点一刻放学。晚上妈妈还要给他做夜宵。他说习惯了,并不觉苦,大家都这样。而这个学校绝大多数都是农村孩子。家长情愿花钱租房陪读,为的就是孩子。

18、那时粉嘟嘟的二弟,乖得又被熊叔叔单独截图放大出来着色。

19、这座纪念碑给了每个人以自由的空间去想象那些参加越战的人们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它不是献给政治,战争抑或辩论的,而是献给所有曾经为我们的服务过的男人和女人们的。它将人们带入一个静默与沉思的空间,使他们成为纪念碑的一部分,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

20、我对演讲不太在行。多数时候我都是让我的作品去说话,能够帮助这么多的人对我来说有非同寻常的含义。也许我是它的作者,但我希望你们知道,它是为你们而存在的,是为每一个带着情感而来的人存在的。是你们赋予了它生命。

二、和侄女的说说

1、1980年,进入晚年的李家三公子又回到了姑妈身边,虽然没有正式办复婚手续,但也就这么相处下去了。他也对亲戚说过“我对不起玉春”这样的话,并悄悄擦了眼泪。人老了,回想往事,总算有了反省。

2、姑姑的爱伴随我们从小到大,即使结婚生子了在她眼里也是个孩子。

3、熊叔叔当然不是只为我们照相片而游走到这个山沟里的。

4、而林恒当年备考清华大学时也就住在姐姐家,弟弟很争气,后来考进了清华大学机械系。

5、照片题写了“父与子,11”,那时我二岁又十个月。

6、(姑妈一家,前排左起姑妈、奶奶、人岚表姐,后排是人峰表姐和表姐夫)

7、▲往事历历在目,对于这次邀请林璎有点犹豫

8、姑父在写完和出版了他的自传大纲后,蓄起了冉冉白须,股关节轻度坏死,他更多的时间就坐在书斋,在回忆中书写他的自传体小说。

9、没过多久,这些不争气的儿子就把老妈给活活气死了。

10、小侄子出生了,第一次陪产陪床换纸尿裤,小孩子娇嫩,太需要胆大心细。

11、话说李家有四个公子,娶回四个媳妇。可是婆婆就像一般旧式大家庭的婆婆一样,对儿子孙子呵护有加,对媳妇却很苛刻,平时好吃好喝轮不到媳妇,只有在推磨干重活的时候才能吃到一点好的,婆婆也才肯给媳妇们端来茶水。

12、别说做一般的家务,是一把好手,做汾阳的家乡饭菜,更是姑妈的绝活。要说山西美食,汾阳饭菜必然排在头位。汾阳人的饭食特别讲究,就是寻常自家吃饭,除了主食以外,桌上也是摆着四碗八碟:葱、香菜、腊八蒜、腌菜、西红柿酱、韭菜花……愿意吃什么,就往自己碗里放,那面条吃起来也就特别的爽口。姑妈把这一套汾阳人餐桌上讲究的“调和”做到了出神入化,吃了姑妈做的美食,无不交口称赞。

13、姑妈和李家三公子正式离婚大约在六十年代初。据人岚表姐回忆,小学五年级那年她患了重病,拉肚子拉得虚脱了,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正好李家三公子闻讯回了趟家,竟然空着两手。见到女儿病成这样,也没任何表示。姑妈就让表姐跟自己爸爸讨要点饼干吃,下一次来的时候,亲爹才买了饼干给女儿吃。至今,人岚表姐说起来还愤愤不已,哪有这样的亲爸爸?自己女儿病成这样,如此冷漠,还需讨要才能吃上爸爸买的饼干。从此在幼小心灵里种下了对父亲的怨恨。

14、▲为密西根大学(AnnArbor)设计的地面艺术《浪涌》

15、一次姑妈从娘家带回奶奶给的一盒茶,不料被婆婆发现收走,放在自己屋里的窗台上。姑妈想要回来,几次走到婆婆屋前,转来转去看着心爱的茶盒,就是不敢向婆婆开口。终于有一天,趁婆婆不在家中,鼓起勇气,伸手从窗户台上把自己的东西收回来。这是一辈子善良温弱的姑妈做过的,一次反抗婆婆的事。

16、dupinmeiwen

17、“艺出一家”是耀哥早年下放农村期间与汪光发老人合作的一个段子,四十多年过去了,耀哥演说起来照旧熟溜,可见是个常演不衰的节目。这个段子基本上用宜都方言,但耀哥演说却用多数湖北人可以接受的湖北腔,带着一点书卷气,使作品于诙谐之外又增加了几分凝重,能产生亦庄亦谐的果。私底下对着一个熟悉的人演说,极大地限制了耀哥才艺的发挥,要是能进剧场看他演出,果必然大不一样。

18、比较多是自拍,三脚架必带。同行朋友也会帮我们拍,这次新书的封面就是拍的。或者就是路人甲乙丙丁帮忙了。

19、在方案的胶着期,为了不使林璎的设计流产,迈克·戴维森将军提出了一个中合意见:保留林璎的原设计但在纪念碑两侧树立几座雕像。

20、女王的回响相当有情调哦。。。。。尤其是男号回想。。。她说让我们共享温暖吧。。。。。。。。。。。。

三、侄女和姑姑的合影说说

1、老家有句俗话:“姑娘(姑姑)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姨娘亲一辈亲,没有姨娘断了亲。”也许这个俗语有点片面,但是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姑姑亲,那是真的亲!

2、不过,这是后话,还是先来说说“熊叔叔”时代的事情。

3、那些群星闪耀的家族,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做好了十分的自己,再用这种气质彼此影响,成就了一批闪亮的人。

4、侄女因为你的到来,这一天变成了美好的一天。

5、因为我这个姑姑是我小的姑姑,是我父亲小的妹妹,从小活泼聪明,善良又泼辣。家里那时爷爷被枪毙,奶奶一个人只有能力供我爸一个人读书,我爸的妹妹只读到小学毕业就停学了。我爸回到乡里,组织宣传队时,姑姑十七八岁就跟着在台子上跳舞,在演样板戏里演李铁梅,身形活泼,表情生动。之后我姑姑在我爸的指导下写儿歌、写诗歌,在县办油印的《崃山文艺》上经常发表,成为全县比较的革命文艺的业余作者,还出席过县上的创作会。

6、华坞村新一代五音戏演员,隗开仁先生次女隗寿芝《彩楼记》剧照

7、不晓得姑姑的兄长们有没有帮助小妹打过熊叔叔的主意。和我们家相比呢,熊叔叔好歹还是城镇户口,又那么有才气,我姑姑不过就是个山沟里野惯了的野丫头而已,可能我们觉得不好高攀,很多年可能想都没往这上面想过。加上早些时,姑姑和熊叔叔年龄悬殊也显得略大了些。

8、一开始我就问自己,到底建一座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成为了战争的代价,应当被历史铭记的是人而不是政治。一座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然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

9、熊叔叔和父亲制作、寻找、摆放、调整道具,安排结构,导演这幅作品的情景,到如今我仍然感到历历在目。

10、操碎我心的是你,萌化我心软的也是你。

11、除了开心还是开心吧,祝福你小侄子。

12、但是今天这样的叙说很奇怪,仿佛,“他”生来就是我姑父似的,正如我父亲肯定生来其实就是我父亲。尽管“他”1963年26岁初识我父亲时,我姑姑还是个16岁的乡村黄毛丫头;尽管“他”其实是在认识我父亲快14年后,才与我姑姑定下终身;尽管“他”每年都会在我家盘桓一两次,每次两三天,被我们家兄弟姊妹呼为“熊叔叔”整整14年,但是那些“熊叔叔”的岁月,在后来仿佛很快就被全家人流畅地计算进“姑父”的岁月中了。

13、1967年初,我二弟出生了,1967年5月的一张照片是我傍着我妈、我妈抱着还在襁褓中的二弟、20岁的健壮而阳光的姑姑站在我妈身后。

14、依旧是不认识的好几个家庭同时请客,所以冷盘虽早已摆好,却必得等互相根本不认识的所有桌人都到齐,才开始发筷上热菜,因为在这里请客,菜单都统一起上菜,很有意思。

15、熊叔叔把这张照片放大着色,这是我家的经典照片之一。

16、那是我第一次单独出门远行,也是第一次单独来到熊叔叔、新姑父的家作客,这次,我像一个成年人一样上门、拜访、办事,并与别的一大家成年人正儿八经地交往、交谈,好像还和姑父的一个弟弟一起热烈而认真地讨论过人生、文学和哲学。

17、父亲尊敬他的这位姐姐。我想正是出于这种钦慕才使他一直希望有一个女儿。

18、张茂渊(左)年轻的时候与爱玲

19、1977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他们结婚了。那时姑父再过2个月就满40岁,姑姑再过3个月就满30岁,我再过4天就满13岁了(其实按公历算,是我的生日刚过了1天),我是甘溪沟观音寺小学即将毕业的初中二年级学生。

20、到秋天,抑或是第二年的春天,可能熊叔叔又来过一次,这次我穿着的是春衣或者秋衣,照了一张外婆抱着我的照片。

四、和侄女的照片说说

1、十四年岁月磨磨唧唧的流逝,到来的是这样一段姻缘。

2、愿侄女健康快乐,平平安安度年岁;她的嘴巴老是嘟着,一生气可以挂个油瓶儿。

3、在送考现场,还有很多像王昕、曹凯、马彦瑜和刘晓媛一样的人,他们可能是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也可能是消防员、医生、老师和志愿者,他们都在行动着,共同为参加高考的延川学子们护航助威。

4、为娘的心一软,再没说啥。四公子抓起钱赶紧跑掉。没钱,一家人怎么过日子?当妈的越想越气,越气越急,憋在心里,落下病根。

5、看来,我的姑妈无法彻底抛下那坑害了她一生的男人。

6、这位叔叔很有意思,后来在日本考进了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但却认为“大丈夫生此世,当以铁骑五千,横行天下,驱逐胡虏,收复河山。”后弃医从武,他武艺也很好,在日本成城学校读书时,“武艺冠其俦”。

7、繁重的学业负担,让伟伟几乎没时间看更多课外书,不过这两个月来,他却坚持看(长征)。去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他买了两本王树增的(长征),还有一本美国人写的长征,每晚临睡前都会看看,他说每每感到疲惫沉闷时,看(长征)都会给他带来力量。

8、是我自己发现了撵了去,跟他们排在一起。

9、五姑林子民嫁给了李石山,为齐白石的画题跋过,在书法、绘画领域颇有造诣,外人还称他为“李三爷”。

10、“是我掌柜那边的亲戚,但是我跟我姑还有姑舅比他还亲呢!5月24号就把她们叫到我家里来住了,我儿子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当时在市医院住院,当时只有我姑她给我们借了五千块钱,还跑前跑后照顾我们,后来也一直都在经济上帮助我们,这让我现在想起都很感动。所以自那以后,我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去看她,都要带着她逛街买衣服买好吃的,处得比我妈都好……都说考场如战场记者感受到的却是满满温情。

11、活泼可爱的五年级小美女梁同学调皮地回答。

12、我很小的时候,也知道好几次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帮姑姑策划婚事,包括讨论审查别人介绍的对象。他们以为我们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也不向我们小孩子隐讳,幼年的我得以在边上窥听到些许细节,其中一个好像是陕西扶风的,那人被我家人称着“老陕”,大家还拿着地图在陕西找扶风。

13、1965年,夏毓智病重住院,李开第和她轮流照顾几个月,不眠不休。临终前,夏毓智拉着她的手,说出了深藏心底的秘密:“我知道你和开第是情投意合的一对,当初他对你的出身抱有偏见,对你的个性也不甚了解,他是一个粗人,就断然拒绝了你的初恋,贸然和我恋爱并结婚了。真的,当初我一点也不知情,你把你的恋情暗藏在内心深处,我竟然一点没有察觉出来。等他了解你的为人个性,了解你坚韧不拔的恋情之后,我已经怀孕,和他再也分不开了。开第苦恼过,悔恨过,自责过,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晚了······”夏毓智拖着后一口气,希望张茂渊和李开第结为夫妻,不留遗憾。

14、▲天才少女建筑师的设计受到质疑,那年她21岁

15、艺术委员会终通过林璎的设计。越战纪念碑开始动工后,林璎赴华盛顿监工。越战纪念碑设计的奖金提供人,德州富商罗斯裴洛气愤不已,鼓动退伍军人到华盛顿示威抗议,并要求政府拨款另外建造一座由白人雕塑家哈特设计的纪念碑——一座包括三位军人与一面美国国旗的特大铜像。

16、有一次,房东在大街上遇见姑妈的表哥黄桂馥,就说:“你快去看看吧,你妹妹病得不行了,起不了床了。”表哥一听,赶紧来家问:“得了什么病?咋就起不了床了呢?”

17、说我姑父,离不开说我父亲。

18、又酝酿了一年,是怎么酝酿的,实在不好再详细考证,熊叔叔与姑姑在次年即1976年8月1日开始互相写起情书来。

19、玉春不负众望,所谓女大十八变,真的是越长越好看。大眼睛、小嘴巴、高鼻梁,窈窕的身段,从小跟着哥哥识文断字,在当时的山西汾阳县,那就算是有文化的知识女性了。玉春心灵手巧,从小跟着妈妈做得一手漂亮的女红;渐渐长成大姑娘,言语不多,开口带羞,举手投足,优雅得体。

20、大侄女的画是艺术中隽永、具意蕴、深沉和富表现力的绘画作品。

五、姑侄一起拍照的说说

1、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很多,不同的家族,不同的气韵,如果你感兴趣,我以后再给你盘点更多。

2、世间美的相遇,是在美丽的年华,遇到自己爱的那个人。1925年,轰隆隆的轮船冒着黑烟,在一望无垠的中航行,鸥翔蓝天,海风徐徐。挺美的一幅海景图,她却丝毫欣赏不起来,早已晕得昏天黑地,靠在船边吐得狼狈不堪。没想到,他来了,细心地递来毛巾和热水,陪她聊天。她原本有些难受有些尴尬,却在他温柔的关怀下,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3、“他不敢拖累你们娘母”,这句话竟让姑妈生出怜悯,当做是三公子对她后的示好,在灰暗冰冷的漫长回忆中,后有了一抹暖色。

4、他留有一副手书联曰:“书幌露寒青简湿,墨花润香紫毫圆。”足以看到他对读书的重视,他开设林家私塾,特别设立东西两斋:

5、凤凰花吐露红尘,祝福侄女。当我们飞向天空,不要犹豫,也不要停留。

6、△二姑嫁人早亡,因此未在其中,据说二姑嫁给了一位读书人。

7、姑父还是照相师傅熊叔叔的时候

8、当纪念碑终于对外开放时,处于舆论中心的林璎身心俱疲,她辞去了工作返回耶鲁继续学业并在1986年获得建筑系硕士学位。

9、6月7日下午14:30分,消防员曹凯在延川县中学考点执勤中看到,一名身着红色T恤的考生满头大汗,一瘸一拐地朝考点方向走来。见状,曹凯立即小跑上前,一手接过考生考试用品,一手搀扶着他继续前行。

10、到1975年,熊叔叔38岁,还单身一人;我姑姑28岁了,还没有嫁出去。

11、沿白沫江溯行三十余华里是邛崃县夹关镇,父亲出生在夹关镇白沫江上游的一条小支流叫碓溪的小河畔,那是一个刚刚发家还算不上暴发更来不及文化的农家。属邛崃的镇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说法,“平”即平落,“固”是指在平坝区的固驿。

12、“我要给我小姑送一个大惊喜!哈哈哈……”

13、1948年1月,姑妈又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我的人岚表姐。好歹算是养活了。丈夫的外遇,让她常病倒在床。一次,躺在床上起不来,浑身抽搐,两个拳头捏得紧紧的,几个人都掰不开。得到消息,三公子回来看了看,姑妈苦苦央求说,你看我病成这样,别走了,今晚就住家里吧。结果他还是狠心扔下她们母女仨,一脚跨出家门。从那时起,姑妈就彻底失望了,她后来对人岚姐说:“我当时都不想活了,但一想我的人岚还小,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的,她可怎么办呢?”于是姑妈又挣扎着活了下来。

14、这幅照片后来熊叔叔把它放大了,着了色,呆在我家相册里多年。

15、老老老接连不断来到这个世界,都因为有这个熊叔叔,我们在闭塞而贫穷的乡间,还能留下一连串记载时光与历史的生动照片。

16、新姑父太忙,我们自己找着去了新姑父家,在那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新姑父拿了相片回来,又把我们交了的钱退给我们,我们就步行回家了。

17、小美女,进步越来越大,现在可以帮姑姑做一些事情了,祝你生日快乐哦,越来越精彩了!

18、龙弟娃跟着人岚表姐担水、劈柴、打煤球......过了不少苦日子。1964年奶奶去世。大约在1970年,山西开始动员城镇居民下乡,姑妈是家庭妇女,没有工作,居民委员们天天上门催促。姑妈怕耽误龙弟娃前程,赶紧写信回来,爸妈才在1971年1月隆冬时节把龙弟娃接回成都家里。那年,龙弟娃已经长成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

19、“哈哈哈哈……”一家人,包括一旁的记者“阿姨”都跟着她们笑了。

20、姑父1954年小学毕业17岁,即因家庭历史问题失学,但却有水平作小学老师因而在1955年18岁的姑父做了平落镇小学老师。1957年,20岁的姑父成为邛崃罪行大而年龄小的右派,失去教书工作,挨了的批斗,接受劳动管制改造,扛过三年饥饿,历尽磨难,三年后1960年23岁的姑父在平乐镇相馆做了一名学徒。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和侄女的说说【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