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之死的理解与意义精辟149条

苏格拉底之死留给后人的启示

1、苏格拉底之死是否值得

(1)、鲁迅深入思考中国文化,发觉它已经无法给中国人带来任何福音,它只给统治者一种工具,更加严酷地敲诈老百姓。这里的法家就不用说了,可以说是典型的君主专制的刑具,大家看看《商君书》《韩非子》就很清楚了。道家长生不老,其实也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福音。《老子》是一册很阴险的书。《庄子》当然好多了,鲁迅是喜欢庄子的,可他那种避世的态度也只能做到“独善其人”而已。至于被大家推重的儒家(教)其实已经是一味毒药了。鲁迅从这里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深刻,有许多精彩的论断,启示后人甚多。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李泽厚就自承受鲁迅影响甚大。

(2)、不妨把维特根斯坦的这句话,作为西方哲学诀别旧思维和开启新思维的象征。

(3)、在贾家族里,父亲是文化人,德望很高,以至大家分为小家,小家再分为小家,甚至村里别姓人家,大到红白喜丧之事,小到婆媳兄妹纠纷,都要找父亲去解决。父亲乐意去主持公道,却脾气急躁,往往自己也要生许多闷气。时间长了,他有了一定的,多少也有了以“势”来压的味道,他可以说别人不敢说的话,竟还动手打过一个不孝其父的逆子的耳光,这少不得就得罪了一些人。为这事我曾埋怨他,为别人的事何必那么认真,父亲却火了,说道:“我半个眼窝也见不得那些龌龊事!”当他活着的时候,这个家庭和这个村子的百多户人家已经习惯了父亲的好处,似乎并不觉得什么,而听到他去世的消息,猛然间都感到了他存在的重要。我守坐在灵堂里,看着多少人来放声大哭,听着他们哭诉“你走了,有什么事我给谁说呀”的话,我欣慰着我的父亲低微却崇高,平凡而伟大。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弯就到了众人聚集的大草坪,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家虽然看到警察来了,但是并没有在意。听到警察说不让燃放,虽然所有人都停了手。大部分人依旧一脸法不责众你奈我何的表情,甚至有人说现在政策开放了,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民警同志也很无奈,公安局都没收到任何通知说市区允许燃放烟花爆竹。在场的各位大人才打圆场说不放了。随后我们离开了现场去了附近的小卖部,快到门口的时候警察叔叔让我不要进去在外面等,我想,这是出于对我的保护。过了一会儿,他出来了,跟我说这事要交给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去跟进。让我先回家,并且感谢了我对城市安全的关心。我有一些不好意思,道了声辛苦,便回家了。

(6)、这时天渐渐黑了,苏格拉底坐下,便不再多说话了。不一会儿,刑吏队的人走近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你跟别的囚犯真是很不同呀!在我接到命令要他们饮鸩就刑时,他们不是耍赖就是咒骂我。而你对我从来没有埋怨过。自从你被关在这里以后,我已经了解你是这座牢里所有犯人中高尚、温和的人,到现在我相信了这一点。你是一位很明事理的人,你清楚,有关你的事,责任不在我,因此,对我也不生气。我请你对这无法改变的事,要以轻松平静的心情忍耐下去。”这人说完上面这些话以后,就淌着眼泪难过地离开了。

(7)、启蒙的问题,也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一个大课题。当然还有许多这样的课题。鲁迅的文化遗产是丰厚的,我个人认为21世纪中国要前进,依然离不开鲁迅的思想。

(8)、(21)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第164—1161页。

(9)、首先,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力,但如果这种快乐需要建立在安全隐患与其他人的痛苦之上,我建议先考虑一下后果。

(10)、答案:引出“死亡是生命彻底的结束”的观点,强调死亡就是消失。与下文“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形成对比。

(11)、开创启发式教学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孔子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更是现代西方启发式教学的起源。

(12)、碱蓬草环绕的,是一处处的养虾池,那些赤脚的农民经常从碱蓬草上走过,每一天夕阳坠落的时候,家人送来饭菜,一家人就这样在晚霞的余晖中享受着平常的幸福。为了看虾,他们晚上经常睡在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小屋中,夜风吹送,送来大海的涛声,与之相伴的就是这丛丛的碱蓬草,一生的匆忙岁月,几世的艰辛劳碌,都融进瞬间的永恒中了。他们说,这里没什么风景。风景就是每天一如既往的生活。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但孔子具有君重民轻的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苏格拉底则不然,他认为人人都需要获得知识,那是神所赋予的。

(15)、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质而言之,未知既是未知,它可能与希腊型哲学事前的假设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世界可能与希腊型哲学的假设方式相合,也可能不相合。正如沿着由希腊而来的哲学和科学的道上走下去,弗洛依德用理性的方式发现了非理性的无意识。无意识的性质与理性的意识正好是对立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了弗洛依德这里变成了“我思故我不在”(一旦用意识去思,被意识所压抑的无意识就呈现不出来)。然而,弗洛伊德对非理性无意识,仍然是带着西方型的理性工具去进行探险的,因此,它得出的只是一个新的范式。然而这一范式,却启示出——未知既是未知,它可能与从已知对之进行假设的前提一样,也可能完全不一样,如果未知世界正好投合认识者的假设,即未知世界是一个与希腊型哲学和科学同质的世界,那么,对未知的认识就会进行下去,人类的发展无非是由已知到未知而己。然而,如果未知世界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如希腊哲学和科所假设的那样呢?

(16)、鉴于上面讲的理解的多样性和同质的有效性,当一种理解被证明是正确的之后,怎样才能知道它应用的范围呢?自觉到所有的理解都有一个有效范围,是当代西方的重大成就。界定一种理解的有效性边界,是理解不出偏差的重要条件。一旦要从范围去定义理解,那么,由之进一步要问的是——

(17)、在风险面前、是非面前、黑白面前、原则面前,我们应该出于正义、出于公平、出于良知、出于人性,敢于思考、敢于发话、敢于亮剑、敢于站在不同的立场,维护真理、维护公正,绝不能保持沉默、跟随大流、浑浑噩噩。

(18)、完善“灵魂为什么是不朽的?”这一问题,探讨苏格拉底论证中仍不明白的地方。

(19)、(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准确理解这两句话的含意。“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是因为他真挚地热爱秋天,还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颂秋咏菊诗,其人其诗为后人所称颂;“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是暗指那些只在形式上模仿陶渊明却不具有陶渊明的情怀的人。二者所指不同,自然就不矛盾了。

(20)、坚持“有教无类”思想。作为中国教师始祖的孔子,首开私学,广收弟子,打破了春秋之前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苏格拉底学生也是来源于各个阶层与领域。

2、苏格拉底之死的理解与意义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王太庆译(2004),《柏拉图对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2)、苏格拉底之死不可置疑地证实了使用暴力来钳制言论的不义和无效

(3)、在希腊哲学和科学看来,基督宗教和各地异教向世界提问而得出的关于世界的基本原理,从理性和逻辑上看都是不可能的、荒谬的。然而,德尔图良看出:当希腊哲学和科学造就了一个本体论上的未知世界,并不可能解决由这一未知世界出现的问题,从而当相信哲学和科学就意味着面对虚无,进而面对恐怖和荒诞的时候,基督宗教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只要相信了上帝创世,哲学和科学所造出的已知和未知都在上帝那里统一了起来。思想的奇妙之处在于:正因为基督宗教抬出了一些在希腊哲学和科学看来是不可能存在的乃至荒谬的假设(如上帝创世、处女生子、基督复活……),才把希腊哲学和科学在现象上的永恒性的未知变成了本体论上的已知。

(4)、(25)雅典历史上的激烈d争以及学者的这种评论,集中见于珂娄斯特:“苏格拉底问题的政治层面”,载刘小枫、陈少明主编:《苏格拉底问题》,第91—107—129页。

(5)、这时,就可以理解,爱因斯坦在追求统一场中,内心有一个上帝的信仰。也可以理解,力图去把握科学和逻辑把握不了的Being(存在)的海德格尔,感受需要一个上帝的救渡。所谓的上帝,就是西方哲学和科学从逻辑上需要的那一个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宇宙的整体性。而这个作为整体的上帝却是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所无法证明的。这样——在理解的同时,这一理解本身并没有西方科学和逻辑所要求的充足的理由。正是在这一西方思维的困局中,爱因斯坦发出了他的名言:宇宙中不可理解之事,乃宇宙是可以理解的,这句话可以反过来:宇宙是可以理解的,乃是宇宙中不可理解之事。

(6)、苏格拉底选择了思考、选择了去死,这是一个哲学家为捍卫真理而作出的视死如归的选择。

(7)、纷乱的历史中,有很多巧合与偶然,奥妙神奇,人的理性和思维很难把握。但有一点,再看历史时,我们不能避开犹太人,这个弱小的民族是《圣经》中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后裔,这是一个通天的民族,《圣经》上那位创造天地的神反复地强调:“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是血脉一承的犹太人的祖宗三代。

(8)、可是,无论如何,我明白了那个下午失态的全部原因。

(9)、德国思想家、哲学家柯特斯早年热爱启蒙理性精神,阅读卢梭、伏尔泰,自称“吃革命的奶长大”。可后来他开始怀疑启蒙精神。29岁时他幡然醒悟,与启蒙精神彻底决裂,认为:“大革命”精神是“人类理性的迷途”。他醒悟到什么呢?他醒悟到,启蒙理性精神是一种膜拜世俗的宗教信仰,相信“社会和人性的无限可完善性”。他甚至怀疑,人性在此世的历史长河中真有可能在德性上进步吗?鲁迅先生也认为启蒙是有一些问题,可他认为等级制是罪恶之源。

(10)、(关键词)灵魂不朽;苏格拉底;论证;多重观点;问题引导型  

(11)、《中国百年变革的思想视角》聚焦从清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百年历史,对这个变革、斗争不断的时间段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做出梳理和分析,作者提出一些不同于主流观点的看法,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全新的阐述。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以不同的篇幅,或详或略地关注到了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战争、戊戌变法,清末变革与立宪、民初政争、五四思想运动等重大历史环节,富有创见,通俗好读,适合对此段历史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12)、                          

(13)、人是一种有思想、有灵魂的高级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会对变化着的事物进行一系列的思考。

(14)、B.《说文解字》《易经》中的词句、苏格拉底的话以及西方对麦子的膜拜,既表达了对米的深厚理解,更增强了文本的厚重与力量。

(15)、现代科学已经认识到:世界是浑沌的“无”,人类向世界怎样提问,世界就怎样回答。对于认识世界来说,希腊型哲学和科学的提问,得到的仅是世界的一种回答而已,世界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回答。在德尔图良时代,对世界就至少有三种提问方式:希腊哲学、基督宗教、各地异教。

(16)、欧氏几何认为,由平行线外一点,只能引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非欧几何认为,由平行线外一上点,可以引出一条以上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非欧几何虽然与欧氏几何完全相反,但并没有否定其真理性,却否定了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在现代物理学中,光究竟是波还是粒子,在于科学家设计什么样实验去验证。用一种实验程序去看,光呈现为波,用另一种实验程序去看,光呈现为粒子。客观世界是怎样的,不仅在于它究竟是怎样的,还在于人用什么方式去看。

(17)、(12)柏拉图著,王晓朝译:《高尔吉亚篇》,《柏拉图全集》第1卷,第333334412—416页。亦可参见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394—395页。

(18)、灵魂是神圣的、不朽的、不可分解的、永恒不变的;身体是人间的、有死的、可分解的、不断变化的。

(19)、思考是灵魂的自我谈话,选择思考的人就是一个具有灵魂的人,因为伟大的灵魂是向往怀疑的。            

(20)、不但中国古代,就是西方中世纪,也是反对启蒙的。而且,启蒙是否真的就好,真的就可行?现在看还不好说。启蒙带来的民主,政治民主,当然好了。可政治民主带来的学术民主,是否就是一个福音?其实是需要思考的。西方中世纪、中国古代基本都是愚民术。西方中世纪的大学,不像现在的大学,这么多的学生,以发放文凭为目的。中世纪的大学主要的是教会教团办的钻研学问的封闭场所,并不开门办学。它主要吸纳一些天才去搞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绝不向普通信众开放。一般信众主要在教区接受很普通的宗教教育。13世纪有一个杰出的思想家、神学家埃克哈特却把如此的学问传到普通信众,后被教皇定为异端,受到严格批判。

3、苏格拉底之死留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1)、维特根斯坦的话呈现了西方哲学两个对立面的翻转,

(2)、文库推动“东西交流”,即注重文化的引入与输出,促进双向的碰撞与沟通,既借鉴西方文化,也传播中国声音,并希冀在交流中催生更绚烂的精神成果。文库着力收录西方古今智慧经典和学术前沿成果,推动其在国内的译介与出版;同时也致力收录汉语世界优秀专著,促进其影响力的提升,发挥更大的文化效用;此外,还将整理汇编海内外学者具有学术性、思想性的随笔、讲演、访谈等,建构思想操练和精神对话的空间。

(3)、164论“人格同一性”——洛克、莱布尼兹、休谟的解释与争论

(4)、西方哲学有与其他文化中的哲学不同的特质。这特质从哲学的各个方面呈现出来,本文从西方哲学史上的四句名言来体悟西方哲学的特质。

(5)、回到苏格拉底,由他而来的这一西方式的严格逻辑,为重要的结果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实验科学。按韦伯的说法,西方文化之特质产生了其他文化都未能产生而只有西方才产生的东西:普遍性的科学(数学基础、几何、力学、化学),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概念和分类,理性和法律学说和严谨的法学构架,近代的科学实验室,基督教型的系统神学,西方的交响乐和焦点透视的绘画……把韦伯的一大堆举例进行精简,可按爱因斯坦的说法:西方文化的特质,在于两点,一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二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实验科学。正如上面所说,这两点都是在苏格拉底所建立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西方的哲学史家认为,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创立者。

(6)、⑥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7)、记自己。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记录自己的故事会给读者带来感动、激励或启迪。在浩瀚书海中,有记录本人经历的传记文学,如《华盛顿传》;也有记自己家训的,如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钱氏家训》。我读书后写书评,如读曾国藩家书写《从曾国藩家书中看修身》、读诸葛亮《诫子书》写《宁静致远》、读《活出生命的意义》写《逆境中的宝藏》、读《整理家,整理亲密关系》写《春天的一场整理》。我观影后写影评,如《坚守初心砥砺奋进》、《爱与尊重》、《使命必达》、《专情于此船》、《挚友》、《活出真我》、《不要相信别人贴的“标签”》、《正义不闭眼》等;我还会写亲历的有意义的事,如《采集生活的阳光》、《难忘的会议》、《清明的意义》、《过年与过关》等。 

(8)、   在论证“灵魂不朽”的这个过程中,苏格拉底始终是以他与他人之间的相互谈论、探讨继续进行下去的。这整个对话的过程,既可以从他们现有的谈话内容中加以整理,从而按照顺序,将整篇谈话内容依据所围绕的主要观点划分,从而分析出他们是通过一个一个的观点论证叠加,从而用多重观点去证明他们的初的观点,即“灵魂是不朽的”。这种提炼出主要论点的方法,可以更直观的抓住论证的关键,剔除多余的部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9)、父亲只活了六十六岁,他把年老体弱的母亲留给我们,他把两个尚未成家的小妹留给我们,他把家庭的重担留给了从未担过重的长子的我。对于父亲的离去,我们悲痛欲绝;对于离开我们,父亲更是不忍。当检查得知癌细胞已广泛转移毫无医治可能时,我为了稳住父亲的情绪,还总是接二连三地请一些医生来给他调节。我知道他们所开的药全都是无济于事的,但父亲要服只得让他服,当然是症状不减,且一日不济一日,他说:“平呀,现在咋办呀?”后来他预感到了自己不行了,却还是让扶起来将那苦涩的药面一大勺一大勺地吞在口里,强行咽下,但他躺下时已泪流满面,一边用手擦着一边说:“你妈一辈子太苦,为了养活你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到现在还是这样。我只说她要比我先走了,我会把她照看得好好的……往后就靠你们了。还有你两个妹妹……”按照乡间风俗,在父亲下葬之后,我们兄妹接连数天的黄昏去坟上烧纸和燃火,名曰“打怕怕”,为的是不让父亲一人在山坡上孤单害怕。冥纸和麦草燃起,灰屑如黑色的蝴蝶满天飞舞,我们给父亲说着话,让他安息,说在这面黄土坡上有我的爷爷奶奶,有我的大伯,有我们村更多的长辈,父亲是不会孤单的,也不必感到孤单,这面黄土坡离他修建的那一院房子不远,他还是极容易来家中看看;而我们更是永远忘不了他,会时常来探望他的。

(10)、鲁迅想找出一条路。可他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开不出这样的一条路,而西方文化也不适合中国国情。于是鲁迅的一生就是找路的一生,就是探索的一生。大家阅读他的《过客》,那种悲壮是何其伟大而又无奈。明知前路只是坟,可我还是要向前边走,一直走,从不停下来。这就是鲁迅。他说:“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会形成路。”他说:“我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没有生活过的。”他对未来一直有希望,可自己一直没有找到。所以有学者说鲁迅是死在路上的。死在路上是何其幸福啊。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鲁迅有虚无主义倾向。这也是对的。西方文艺复兴,驱逐了上帝,尼采说上帝死了,于是人成了上帝,无所不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虚无主义诞生了,无路可走。当中国废除了儒教,信仰发生危机,我们怎么办?当时知识分子找了许多路,可鲁迅认为都不现实,他认为要首先改变国民性,只有人民都成为“立人”,这个国家民族才有希望。可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鲁迅的虚无主义是很深的。这也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到极境后必然的结果。

(11)、德国反纳粹神学者和路德教派牧师马丁·尼默勒有一个选择放弃思考的切身体会,他说:“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12)、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说:“当你发现站在了大多数人的一边,你就该停下来反思了。”

(13)、有了上帝,希腊哲学和科学所面临的问题立即迎刃而解。

(14)、⑦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

(15)、我还会思考一些“无用”的东西,例如哲学。哲学并不能带来任何实际物质利益。对于物质匮乏的诘问,苏格拉底回答:“你好像认为幸福就是物质,在于财富的积累,在于华丽衣服,奢侈的食物,但是我却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心灵的无所欲求,人的欲求越少越接近神仙的生活,我的追求的恰恰是这方面的满足。”学习哲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知”,即为了获得知识、改变自身,而不在乎功用。与其他学科相比,哲学是纯粹无暇的,这是我喜爱哲学的原因。学习哲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从而看到世界上更广阔的领域、更深刻的奥秘,进而感受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快乐和幸福以及心灵的自由。用哲学的素养面对生活的悲剧,就会有一种超脱的姿态和深邃的睿智,甚至会获得一些深刻的启示。哲学的“无用之用”的威力是不可比拟的,也许是徘徊脚步的指明灯,也许是澎湃心潮的定海神针,也许是精神世界的图腾。我也会写些学习哲学的思考心得,如《明德的阶梯》、《对正义的思考》、《法是什么》、《美德即知识》、《以死为生》、《认识你自己》、《浅思黑格尔与存在主义》、《苍茫自然》、《法律是自由的边界》等。

(16)、(答案)突出的特点:自然。文中从两个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生长环境方面,自然地生长在人迹罕至的盐碱地;生长过程方面,随季节变化自然地生长、凋萎。

(17)、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18)、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是在人的思考下实现的。

(19)、后,他的朋友试图提供机会让他越狱逃跑,但是苏格拉底坚决不从。正如他拒绝在陪审团面前提及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来打动他们一样。苏格拉底坚信逃跑就是违抗和损害雅典和雅典的法制,那将是在追求一个错误的目标。法律对他的审判和死刑并无责任;有责任的是那些误入歧途的原告们,是阿尼图斯和美勒托,是他们犯了错误。因此,他服从法庭对他的判决,以此证明他对法制的尊重。

(20)、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哲学突出了逻辑、因果、本质、必然,而压制非逻辑、非因果、非本质、偶然,这些姑且将之称为旧思维,而以卡尔纳普、弗洛伊德、海德格尔等为代表的现代哲学和以德里达、福柯、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后现代哲学为新思维。

4、苏格拉底之死对后世的影响

(1)、苏格拉底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你觉得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在生死问题上耗费时间的话,那你就错了。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他只需考虑一件事:就是他行为的对错,他是像一个坏人还是好人。”

(2)、一位墨西哥的作家曾说:“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是的,即使一个人的手不慎失去了,残肢还会提醒他手曾经的存在。死亡,如雪的融化,雾的消散,云的飘移,永远没有了,没有了。

(3)、对坏人嚣张时保持沉默,这也是一种平庸,这是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悲哀、也是人性的罪恶。

(4)、(答案)①本文表达了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指出物质富裕后不能过度物质消费,敬畏粮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安宁。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敬畏粮食等角度来联系生活谈自己的看法。

(5)、引导:真正的哲人都渴望超脱肉体,追求灵魂上的真理与智慧,所以苏格拉底认为肉体是会消亡的,而灵魂是不朽的。(“灵魂不朽”是什么)

(6)、关于苏格拉底审判和死亡的具体经过和直接原因,我摘录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的一段较为客观、符合基本解读的简述:

(7)、大概在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受审。根据记载,他被指控的罪名是:“(1)对城邦崇拜的神不虔敬,而是引入新的陌生的宗教惯例:(2)更有甚者,腐蚀青年。”指控者要求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8)、但苏格拉底不是像自然哲学家那样去回答上面的问题。从泰勒斯开始的希腊哲学,关于宇宙的本质是水、宇宙的本质是火等等的命题,充满了理性精神和理性推理,但没有严格的逻辑,苏格拉底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toexamine)自己的命题,进而去反思(toreflect)人生与宇宙。这一严格的理性,体现在后来柏拉图的一个个对话录中。几乎每一场对话,苏格拉底都以无知的状态出场,向有知识的智者提问,但对于这些有知识的智者的信心满满的回答,他却以严格的逻辑去追问,后在严格逻辑的诘难和推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严格的逻辑性,成为苏格拉底判定是真知还是假知、无知的标准。因此,苏格拉底留给世界有名的名言是:人生在世,不经过审查,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正是在苏格拉底的路线上,产生了柏拉图,提出追求现象后面的理想性的理式(idea/form),继而产生了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严格的形式逻辑。本质性的理式是标准,形式逻辑是方法,世界的一切都要经过严格的审视、理性的反思、逻辑的证明,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西方的知识体系正是在这一严格的逻辑中建立起来的。后来西方哲学史上开创新时代的哲学家,都是以苏格拉底式的石破天惊之“问”和严格的逻辑去贯彻自己的“问”,而产生巨大时代影响的,如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如笛卡尔的怀疑一切,如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如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追问,如弗洛伊德对意识的追问,如德里达对深层结构的追问……

(9)、用已知去征服未知,“征服”一词,对未知的部分而言毫无问题:人们总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对未知的整体来说却极有问题。因为一旦出现了未知,无论已知的领域怎么扩大和深入,未知始终存在。而且未知还随着已知的扩大而扩大(比如人发明种植技术而产生农业之时,环境失调的问题产生了出来;当人发明机器而产生大工业之时,环境污染的问题产生了出来),正如萧伯纳幽默地说的:科学如果不提出十个问题,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可以说,哲学和科学不但创造了“未知”,而且在减少“未知”的同时也增加着“未知”,“未知”是希腊的哲学和科学的产物。

(10)、154“自我意识”│从“欲望”到“苦恼的意识”

(11)、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苏格拉底、德尔图良、维特根斯坦、爱因斯坦的四句哲学名言,正好从四个方面透出了西方哲学的特质。

(13)、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14)、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当权者以“反对民主政治”、毒害青年为由投入了监狱,并判处了死刑。众弟子不忍心看老师无辜受罚,便悄悄制定了周密的越狱计划。可是当一位弟子趁着探监机会向苏格拉底报告这个“好消息”时,苏格拉底却一口拒绝了:

(15)、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美国的一些寄宿中学采取的“圆桌教学法”就来自于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

(16)、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着我的心。我的心如紊乱的钟摆,失去了平衡。我以从未有过的急切,想回到妈妈的身边。也许,只要她的手抚摸一下我,或者,她的眼神注视一下我,我心中失控的大火就会熄灭。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后一口气,永远地离开了她生活了81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被带走了,随着她走了。

(17)、当已有的知识变得可疑之时,人真的感觉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知”的困境让“欲有所知”愿望变得强烈起来——

(18)、要坚信:孤独的道路上一定有灵魂相通、思想合拍的人。  

(19)、与这场战争有关的一系列事件终于导致了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死。其中之一是阿尔西比亚德斯的叛国行为,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阿尔西比亚德斯去了斯巴达并在对雅典的作战中为斯巴达人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这就难免让许多雅典人认为苏格拉底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对阿尔西比亚德斯的行为负责。

(20)、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世界竟是这样的

5、苏格拉底之死引发的思考

(1)、(答案)“恩典”原指帝王的恩赐和礼遇,现泛指恩惠。文中的“恩典”有以下意义:①“米”丰富了中华文化;②“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③“米”是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④生产稻米的梯田,给人以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2)、   苏格拉底在与多人的谈论中,也回答了他们一些人的疑问。辛弥亚认为人的身体是有一些对立的事物混合调配在一起的,灵魂就是这些对立成分的协调和调整,因此如果灵魂是一种和谐,灵魂就会随着肉体的损坏而消灭。苏格拉底在回答的过程中解决了他这一怀疑,首先,和谐并不是个复合体,灵魂不是由在身体里面像琴弦似的紧绷的成分构成的和谐,在灵魂没有进入人形肉体之前就已经由某种还没有的东西组成了,所以这与他所打的琴、弦比方是完全不合拍的;其次,因为和谐不能承受它的成分所承受的,便只能听从成分的指挥。而每一种和谐之所以本性是和谐的又是因为它是和合而成的,那这样推断下去,一个灵魂和一个灵魂只能是一样的,不能有更多的邪恶或美德,因为邪恶是不和谐的,美德是和谐的。所以没有一个灵魂会有任何邪恶,这个推断出的结论显然是不正确的,每一个灵魂都是有好坏之分的;后,灵魂如果是和谐的,那便会服从它的成分,而绝不会领导它们,这与灵魂的领导作用恰恰相反。通过以上论证,说明了灵魂并不是和谐的而是独立的单一个体,是不会分解的,也就是不朽的。

(3)、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写作是繁荣后的真诚,孤独中的解药,危难时的避所,慰人心灵。

(4)、   这种问题引导型梳理论证的方法比多重观点的直接呈现更突显基于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使论证的过程更加清晰明了,更有逻辑性。但同时它的弊端也在于可能会忽略论证过程的具体内容,不易于理解各个论点到底是怎样论证的,还需借助多重论点梳理论证的方法去补充说明。这也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去分析先哲的一些观点论证,如何更好的理解哲人的论证思路,不是仅仅的读懂意思,而是学会从具体处总结,从宏观上梳理。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相互联系、匹配、结合,学会思考、质疑、反思、总结,才能大程度的接近哲人的思想,获得哲人传达的真理和智慧。

(5)、克里同回答道:“可是太阳仍然照耀在山顶上呢,还没有落坡。其实我也知道,不少人接到就刑的通知后,总是要拖延一段时间才饮毒药。他们还要尽情吃一些美味,后欢乐一番,然后才去死。所以,你用不着那么急,时间还是有的呢。”

(6)、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的能力。本题要求探究文章的行文思路,回答问题时,就要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文章共分为六段,情节内容较为简单,对其写作内容进行概括即可。且文章标题为“祭父”,主题即表达对父亲的各种情感,故组织答案时,可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

(7)、示例二:可以删去。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已经为自己找到了答案——用理性丧亲之痛,宗教故事只是这一观点的一个例证而已。删去此段,使文章结尾显得简洁,也可以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情感更加鲜明。

(8)、⑧(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克里托篇》,载《柏拉图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1页。

(9)、我们不要迷恋什么文明,而是看这种文明的基石是什么。当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考察过许多文明,其中大多数文明都毁灭了,成了废墟,根本原因是没有这个源头性的基石。汤因比认为:人类的文明不是循环机械的,而是逐步往前执行神的计划。

(10)、苏格拉底平静地问:“请你告诉我,我该怎样做才行?”

(11)、活从死产生,死从活产生,证明:死者的灵魂存在于某处,再从那里回到活。(对立面相互产生)

(12)、(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王太庆译(2004),《柏拉图对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PDF版第237—240页

(13)、“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文化史上意义深远的事件,仿佛一则寓言,他策划了自己的死亡方式,以一场浩大的审判,以法律正义的名义接受了死刑,把自己生命的余烬,凝成一个死亡之谜,给后人留下了一道人文学科的“哥德巴赫猜想”。苏格拉底好像在为自己申辩,可是他又有意在死亡之中觅求真理,他的死仿佛是道德与法律的合谋。

(14)、俄罗斯作家、被称为“俄罗斯人的良心”的索尔仁尼琴说:“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如果我们善于思考、敢于揭露,说谎的人就无法说谎,邪恶就会被制止。 

(15)、作为宇宙中万物之一的人究竟有什么特质?

(16)、本文系哲学学院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优秀读书报告二等奖作品,作者为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庞留彩。

(17)、   苏格拉底从人和一切动物、植物去看,认为每一件有对立面的事情都不可避免地从它的对立面产生出来,而且只从对立面产生出来。(4)对此,他举了很多例子证明他的观点。例如,一件东西之所以变大是因为它在变大之前必定曾经是比较小的,而如果它是小的那它一定是曾经比较大后来变小了;较弱的从较强的生出来;较慢的从较快的生出来等等,由此推知,跟“活”相反的事就是“死”,那这两件事就是彼此相互产生的,它们之间产生的过程也是相互的。从活能够产生死,从死也能产生活,从一方到另一方,然后再绕回到一方的这个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才能避免到头来一切事物都要同归于死的结局。这种对立面相互产生的论证也就证明了灵魂在在肉体死后存在于某处,再从那里回到了活。(5)灵魂无论在生前还是在死后都是存在的,不灭的。

(18)、(解析)大米的“恩典”指大米给予我们的恩惠,梳理文章思路可知,答案信息集中于文章前半部分(①~⑥段)。由《说文解字》《易经》的解读可知,大米丰富了中华文化;“民以食为天”,大米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大米从土地中孕育化生,是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主的媒介和命脉;由第⑥段内容可知,生长米的梯田给人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19)、“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传统的民间社会开始向现代的公民社会转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这种嬗变之中。我们知道,文化的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可惜当时的国际舞台,包括国内形势,已经不可能给中国这么一个机会。抗战、内战、“文革”,“五四”的那点成就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了,以至我们现在把目前中国的文化现状的罪责推到了“五四”身上,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20)、B.碱蓬草的形象是对生命朴素的诠释,它们在荒凉、寂寞的环境中地生长,展现出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和朴拙而厚重的美。

(1)、我们的灵魂存在与我们出世以前,引发他们接着探讨它是否存在于我们死后。

(2)、说完了这些话,此人就将杯子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从容地接过杯子,然后问道:“我可不可以从杯子里取一点出来,把它献给神呢?”

(3)、我们从小区东门出发,刚走了五十米不到就看见四五个小孩围在地上准备开始点燃技能。警察叔叔及时制止了并且让他们赶快回家,随后他们一边嘟囔一边不情愿地走开了。随后继续往前走,依稀听见小湖旁边有声响,我们加快了脚步。路上我还踩到了炸剩下的摔炮,虽然不至于会炸伤人,但是突然冷不丁一声巨响确认有点吓人。

(4)、(答案)C (解析)A项,“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关注”无中生有。B项,“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曲解文意。D项,“体现了作者不同于一般都市人的风景观和生活方式”错,作者有着深刻的自省意识,在批判都市人的同时,也承认自己“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

(5)、④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6)、格贝提出疑惑:对灵魂存在于死后的论证存在疑问,认为没有证明出来。(15)

(7)、162法国高考,康德和黑格尔的信徒打了一架

(8)、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在《书屋》《西湖》《文学界》《黄河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散文等各类文学作品百余篇;有多篇散文被收入散文年选等各种选本。2003年起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批评,已经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文学报》《名作欣赏》《小说评论》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文学评论200多篇。有多篇论文被收入《2006中国文学评论》《中国新时期作家作品研究·贾平凹研究》等多种年选、选本。

(9)、(26)LeoStrauss,StudiesinPlatonicPoliticalPhilosophy,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3,pp.38—p.

(10)、第人能不能得到一种整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理解呢?现代宇宙学表明,我们所理解的只是我们这一个有(由大爆炸而起的)开端的宇宙,这个宇宙之外是什么,这宇宙开端之前是什么,都无法知道。在这宇宙中理解这个宇宙,所受到的局限是什么呢?

(11)、轴心时代的文明,恰恰被《圣经》的两句话所启示:

(12)、   我们已经说过,本篇文章的文本柏拉图《斐多篇》本身就是以对话问答形式展开的论述,所以笔者采用了问题引导型的方法去梳理苏格拉底对“灵魂不朽”的论证过程,并整理成表格的形式。可以看出,采用问题引导的方法可以更直观的贴近文本内容,将文本人物的对话逻辑顺序更清晰的呈现出来,而笔者整理出的六个问题也是根据整个论证的中心线筛选出来的,苏格拉底、辛弥亚和格贝贯穿了整个论证的过程,他们的谈论问答相互联系,相互承接,往往由一个问题引发另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又补充上一个问题,而苏格拉底作为主要的核心人物,他总是善于引导,循循善诱,不但主要负责引出问题、解答疑惑,还不断的补充说明一些必要的理论,使整个论证更加完整深刻,彼此耦合。

(13)、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与苏格拉底所处古希腊,都处于社会的转变动荡时期。二人的政治态度则截然不同,孔子处于专制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

(14)、钱理群在《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一文中说:“鲁迅永远是孤独、寂寞的,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界的一个永远的异数,少数。”鲁迅的思想一直是自我怀疑,无法概括的。他是一个矛盾结构。而且,作为思想家的鲁迅是与文学家的鲁迅结合在一起的。鲁迅是一个不用逻辑范畴表达思想的思想家,多数的情况下,他的思想不是诉诸概念系统,而是现之于非理性的文学符号和杂文体的嬉笑怒骂。

(15)、③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16)、苏格拉底的精神世界,是真理的世界,苏格拉底的物质世界,是世俗的世界,苏格拉底宁愿选择真理而死,也不选择世俗而活。

(17)、这些“问”在一无所知的困惑中产生出来,带着这些“问”,苏格拉底开辟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18)、本文已刊登于《今晚报》2016年04月15日

(19)、多数人代表主流观念,但不一定是正确观念。对个体生命来说,个人想法和主流观念截然不同时是危险的,只要自己放弃想法,就可以脱离危险。但放弃自我、放弃思考,就是放弃灵魂、就是苟且偷生。

(20)、在我回家的路上还是有此起彼伏的炮仗声从八方袭来,有点冲动地跑到了草坪跟他们大声地表达了不满。

(1)、鲁迅把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看透了,那么中国文化往哪里走?胡适认为应该全盘西化,把民主、法治、科学的那一套体制引入中国,所以胡适是幸福的,他的灵魂深处没有焦虑,没有彷徨。可鲁迅就不一样,根据他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观察、体会,他感觉到西方那一套并不适合中国。为什么?国人的愚昧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我们几千年奉行的是“愚民教育”,从儒家到道家,莫不如此。儒家大家说得很多了。道家的,如《老子》的“绝圣弃智”“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云云,皆类此。因此,鲁迅毕其一生一直在探索“国民性”问题。鲁迅是向往汉唐的,可为什么那么一个强大伟大的民族后变成了这样一个落后、愚昧的民族?他提出了“立人”思想,必须要让人成为人。日本学者研究鲁迅,说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怎么都有鬼魂的感觉?其实这是对的,那时候的中国老百姓就是这样的。鲁迅认为,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得人的资格,只有两种可能:暂时做稳了奴隶;想做奴隶而不得。此外,别无他路。

(2)、守坐在灵堂的草铺里,陪父亲度过后一个长夜。满院的泥泞里人来往作乱,响器班在吹吹打打,透过灯光我呆呆地望着那一棵梨树,还是父亲亲手栽的,往年果实累累,今年竟独独一个梨子在树顶。

(3)、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每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你如此熟悉的面孔。如果没有找到,你会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去找,看她是在休息还是在操劳——是在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是在为孩子们做晚饭,还是在专注地看电视?可是,这一回,你的声音没有得到回应。房子里空荡荡的,她不在。看着墙上那张照片,你知道她永远离开了。那张一直带给你欢乐的母亲的照片,你突然发现其中竟有一缕忧伤。难道,照片也有灵性,将她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凝聚在目光中?我不愿再走进母亲的房间,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留存着,任灰尘去封存。唉,每一件遗物都是一把刀子,动一动就会刺伤那脆弱的神经。

(4)、我说:“老板,求求不要卖这种了至少!”老板恍然大悟:“好的好的,卖完这里的就不卖了。”我很惊喜(误以为有志同道合的人),问他:“有其他人跟您提过意见吗?”老板有些失落地扫了一眼那堆烟花炮竹无可奈何道:“刚刚物业的人过来说了。”心想物业还是靠谱的。随后,礼貌地交流了几句后我便告辞回家了。

(5)、答案:示例一:不能删去。用宗教故事作结,表明家家都曾有亲人去世,人人都有可能失去至亲,痛苦是人生常态,难以避免,因此要正视痛苦,用理性化解。主旨与上段作者“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的观点相吻合。并且这个故事富含哲理,寄寓深远,能给读者以深刻启示。

(6)、苏格拉底曾访问过许多人,发现没有一人是智慧的,后无奈而谦卑地说:“人的智慧没有多少价值,或者根本没有价值。”如果让这些先哲们遇到五百年后的耶稣,释迦牟尼一定认为耶稣就是那位信仰的唤醒者;孔子也认得耶稣就是那大道的实际;苏格拉底同样承认耶稣就是那位智慧者。难怪有一天耶稣对十二门徒说:“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你们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你们听见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我相信,当时在天上的基督,一定知道这些大师们的追寻和求索,否则,耶稣怎么知道从前那许多的先知和义人要看要听呢?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8)、克里同说道:“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的,但我们该怎样安葬你呢?”

(9)、苏格拉底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首先在于他开启了理性的丰富潜能,展示了辩证法在认识事物真相中的作用。他在政治生活中敢于独立判断和坚持公正原则的风格,为后人留下了一个负责任的雅典公民形象。他终接受民主制法庭的判决,不以邪恶对邪恶,也是要以自己的行动维护法律和城邦制度的尊严。

(10)、⑨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

(11)、C.作者围绕着碱蓬草组织情思,叙写不同时代人们对待碱蓬草的不同情感态度,并由此延伸到对自然、风景和人类生活的思考。

(12)、世界文豪、法国浪漫主义诗人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正义是有愤怒的,并且正义的愤怒是一种进步的因素。”    

(13)、辛弥亚提出疑惑:灵魂应当是一种和谐。身体受损,灵魂不应该消灭吗?(14) 

(14)、(4)丁纪.柏拉图《斐多》篇论灵魂不朽(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157-160+2

(15)、⑩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还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他只需要粮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

(16)、柏拉图在他的《斐多篇》中描绘了苏格拉底喝下毒药后的后时刻,苏格拉底摸了一下自己,说等要离抵达心脏,他就完了。他已经开始变冷……说出了后的话,”克里托,我还欠阿斯克勒比俄斯(希腊神话中的医神)一只公鸡,千万别忘了替我还上“……这就是我们这位朋友的结局,我认为他是他时代中所有人中优秀、睿智、公正的人。

(17)、结合问题可以得出:对立面生自对立面,灵魂在肉体死后存在于某处,然后又从那里回到了活。灵魂既存在于出生前,也存在于死后,因而灵魂是不朽的。

(18)、(3)否定灵魂即和谐:三重论证(首先...其次...后...)

(19)、156哲学界的逼格│施特劳斯热、兼谈刘小枫及其门人

(20)、苏格拉底侧重于思,孔子侧重于行。这样差异的更深的根源,是由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认知特征不同,东方人不善于主客体分化机制,虽然能质朴地接近与再现自然,但也阻碍了抽象化的理性与逻辑的发展。

(1)、  “相反者相互排斥”与前面所说的“对立面相互产生”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不仅那些相反者本身是相互排斥的,而且所有的那些虽非彼此相反却永远包含着相反者的事物,也都排斥那个与自身包含着相反的‘相’,那相反的‘相’逼近时,它们就消失或者退缩了。”(7)由此看出,相反者是相互排斥的两者,不能共存,与前面所说的对立面所对应的情形是不一样的。苏格拉底举例来说明这个理论,奇数五不会容纳偶数用“相”来说就是五不会容纳偶数的“相”,五的两倍十也不会容纳奇数的“相”(“相”的理论:有各种各样的“相”存在着,一切事物所具有的一些属性或状态,其实是因为这些事物分沾了这些属性或者状态本身,也就是它们的相。)诸如此类,那么灵魂进入身体使之成活,与生命相反的东西是“死亡”,所以灵魂绝不会容纳它所伴随的东西的反面,也就是死亡,所以灵魂是不死不灭的,是不朽的。

(2)、现在读经很热,似乎读了“四书五经”,小孩就聪明了,就杰出了,中国的未来就有希望了。我说,错了,大错而特错。新文化运动一代人早就说清楚了,我们还要执迷什么?四书,不要说孩子,我们大学里的教授有几个能看懂?五经就更不用说了,一部《易经》难倒了中国历史上多少智慧的头脑。让孩子读孩子应该读的书吧。读经热,这都是鲁迅一代人解决的问题,我们到现在还执迷不悟,又回到了晚清的文化困境去了。

(3)、    生活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在人生旅途中,有人习惯用相机记录,有人擅长用画笔记录,有人愿意用雕刻记录,而有人喜欢用文字记录。例如,《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它用绘制的方法记录了“城郭市桥屋庐、草树马牛驴驼”,让后人领略到舟船往复、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繁华景象,这被英国思想家约翰·霍布森盛赞为世界“第一次工业奇迹”。又如,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后人关于他的思想言行,主要是通过他的两个学生——克塞诺芬尼和柏拉图的记载而得知。前者侧重于记录苏格拉底的生平事迹,后者则更多地转述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而我选择的记录世界的方式也是写作,我会用文字记录我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过的事。

(4)、苏格拉底之死用生命和鲜血彰显了“多数暴政”这个后民主的重大问题

(5)、“不知生,焉知死”,语出《论语•先进第十一》:“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7)、A.“中秋将近,天降大雨”看似闲笔,却通过“中秋”“大雨”等特定的时间和环境的交代,于冷静的笔触之下隐含着作者波澜壮阔的心事。

(8)、(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王太庆译(2004),《柏拉图对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PDF版第224—226页

(9)、平庸,本没有错,但缺乏思考、缺乏正义、缺乏良知。面对纷扰的世界,面对杂乱的人群,平庸的人只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麻木不仁。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苏格拉底之死的理解与意义精辟149条